原文地址:中国强烈刺激美国是完全必要的值得点100个赞:张志坤作者:大国名媛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塞尔维亚凭吊了当年美国轰炸我驻南使馆事件中牺牲的烈士,这使得此次访问的关注度骤然蹿升,具有了非同寻常的意义。本能之下,人们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这会不会刺激到美国人的神经?
是否刺激美国人的神经,这是中国在对外关系领域相当重要的考量。比如有关抗美援朝影视剧的问题就是一例。据说,抗美援朝五十周年前夕,有关方面制作了一部带有纪念意义的电视片,准备在电视台播放,以资纪念。但是,未曾想到的是,有上层领导发话了,说这样很不好,这会强烈刺激美国,不利于中美战略互信,不利于中美关系的发展。于是,这部耗费相当人力、物力、财力而搞出了重大政治作品,就此被无情地冰封了起来,悄无声息,直到不久前才被解冻。
但是现在,不但被冰封有年的《抗美援朝》被解冻了,更重要的是,中国国家主席在十七年后第一次现场凭吊了当年被美国所轰炸的现场及被炸死的烈士,这恐怕比播放《抗美援朝》还更具有强烈的刺激性。现在人们都知道,习近平主席对塞尔维亚的访问固然很有意义,但更富有意义的却是这场凭吊。本来,在这次野蛮轰炸中牺牲的烈士们的遗体已经运回国内安葬,如果仅仅是缅怀,完全可以在国内他们的墓前献上一束鲜花,而如此这般地在事件发生地搞出这等浩大的排场,显然是不但要做给中国人看,同时还更是做给全世界看,这恐怕就是一个重大的政治设计了。联系到最近一个时期中美之间的各种互动,诸如香格里拉对话会上的交锋、中国派遣军舰跟踪美国航母等,可以认为,这一整套动作,大抵都是冲着美国去的。这将强烈地刺激美国,对此任谁都不会有什么疑问。
就此,人们不仅要问,难道现如今中国不再害怕刺激美国了吗?明知道要强烈地刺激美国还这样干,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笔者以为,这说明,中国已经到了不得不刺激美国一下的程度了。
最近一个时期以来,美国变着法地跟中国过不去,招招往中国的脸上招呼,在南海侵入中国领海是打中国的脸,在香会上点名抨击中国是打中国的脸,第四次接见达赖还是打中国的脸,等等,这些耳光打得是既直接又干脆,让人实在忍不下去了。但如果说中国直接还击去打美国的脸,毕竟太过激烈,不符合中美“夫妻”关系的题中应有之义,所以就只好采取这种间接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愤懑与不快,希冀能引起美国的惊悚与不安,就此对中国收敛一二。
这样对美国进行一些刺激是完全必要的,这可能就是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下的一种斗争方式,也是中美“斗而不破”的具体表现形式,用这种方法与美国斗,美国当局就算一百个不满意,一万个不高兴,也说不出来什么,对中国无可指摘,因此也不会给中美关系添什么明显的麻烦。而且这样一来,美国当局也该明白,中国并没有忘记当年轰炸大使馆那场空前的羞辱,美国对不起中国的事情太多了。对于牺牲的那三位烈士,笔者相信,在现场凭吊的人们心里一定会默念,我们没有忘记你们,你们的血不会白流。
所以,任何人都不需过度解读这场凭吊的意义,更不能因此得出中美关系大方向出现目标漂移的结论来。但是,中国也不怕甚至刻意要刺激一番美国了,这应该算是中美关系的一个新的进展,对中国而言,也堪称是一种进步吧。
是否刺激美国人的神经,这是中国在对外关系领域相当重要的考量。比如有关抗美援朝影视剧的问题就是一例。据说,抗美援朝五十周年前夕,有关方面制作了一部带有纪念意义的电视片,准备在电视台播放,以资纪念。但是,未曾想到的是,有上层领导发话了,说这样很不好,这会强烈刺激美国,不利于中美战略互信,不利于中美关系的发展。于是,这部耗费相当人力、物力、财力而搞出了重大政治作品,就此被无情地冰封了起来,悄无声息,直到不久前才被解冻。
但是现在,不但被冰封有年的《抗美援朝》被解冻了,更重要的是,中国国家主席在十七年后第一次现场凭吊了当年被美国所轰炸的现场及被炸死的烈士,这恐怕比播放《抗美援朝》还更具有强烈的刺激性。现在人们都知道,习近平主席对塞尔维亚的访问固然很有意义,但更富有意义的却是这场凭吊。本来,在这次野蛮轰炸中牺牲的烈士们的遗体已经运回国内安葬,如果仅仅是缅怀,完全可以在国内他们的墓前献上一束鲜花,而如此这般地在事件发生地搞出这等浩大的排场,显然是不但要做给中国人看,同时还更是做给全世界看,这恐怕就是一个重大的政治设计了。联系到最近一个时期中美之间的各种互动,诸如香格里拉对话会上的交锋、中国派遣军舰跟踪美国航母等,可以认为,这一整套动作,大抵都是冲着美国去的。这将强烈地刺激美国,对此任谁都不会有什么疑问。
就此,人们不仅要问,难道现如今中国不再害怕刺激美国了吗?明知道要强烈地刺激美国还这样干,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笔者以为,这说明,中国已经到了不得不刺激美国一下的程度了。
最近一个时期以来,美国变着法地跟中国过不去,招招往中国的脸上招呼,在南海侵入中国领海是打中国的脸,在香会上点名抨击中国是打中国的脸,第四次接见达赖还是打中国的脸,等等,这些耳光打得是既直接又干脆,让人实在忍不下去了。但如果说中国直接还击去打美国的脸,毕竟太过激烈,不符合中美“夫妻”关系的题中应有之义,所以就只好采取这种间接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愤懑与不快,希冀能引起美国的惊悚与不安,就此对中国收敛一二。
这样对美国进行一些刺激是完全必要的,这可能就是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下的一种斗争方式,也是中美“斗而不破”的具体表现形式,用这种方法与美国斗,美国当局就算一百个不满意,一万个不高兴,也说不出来什么,对中国无可指摘,因此也不会给中美关系添什么明显的麻烦。而且这样一来,美国当局也该明白,中国并没有忘记当年轰炸大使馆那场空前的羞辱,美国对不起中国的事情太多了。对于牺牲的那三位烈士,笔者相信,在现场凭吊的人们心里一定会默念,我们没有忘记你们,你们的血不会白流。
所以,任何人都不需过度解读这场凭吊的意义,更不能因此得出中美关系大方向出现目标漂移的结论来。但是,中国也不怕甚至刻意要刺激一番美国了,这应该算是中美关系的一个新的进展,对中国而言,也堪称是一种进步吧。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