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攻克激光武器核心技术难关
多维军事
长期以来,被称为中国大型武器系统“眼睛”的红外窗口硬度低、易划伤、化学稳定性差、易腐蚀,特别是在高超音速飞行条件下会“失明”,中国国内缺乏有效的解决方案。而在西方,这是一项对中国禁运的高端技术。
陆媒《中国新闻网》报道称,为了解决这一制约战斗力的瓶颈问题,也为了拓展激光技术的应用领域,中国科研人员大胆提出用激光沉积类金刚石膜的思路解决这一技术难题。但实际研制工作并非一帆风顺:通过4年的研究,中国科研人员虽然攻克了一系列难题,但由于无法通过特定音速试验,还不能很好地应用到武器装备上。
报道称,中国科研团队并未就此放弃,而是不断向这个难题发起冲锋,创造性提出“双激光沉积”、“多元掺杂”、“化学辅助沉积”等思想,构建了国际先进的双激光沉积系统,掌握了大面积均匀薄膜关键核心技术。最终在中国国内首次通过了超高音速风洞试验。
激光武器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许多瓶颈
高能激光器是美俄等军事强国正在抢占的战略高地。然而,传统激光技术路线有着体积大、能耗高等缺点,在实际应用上有着很多瓶颈。
中国科研人员在自主构建的固体激光平台上做了大量验证试验,使激光远场获得非常理想的相干分布。他们将多个独立激光器借助角锥特有的“自准直、互注入、自适应”特性构成复合谐振腔,实现“高功率、大能量、高亮度、多功能”的激光输出,且具有小型高效、高可靠、低成本等显著特点,颠覆了传统技术路线。同时,他们在实验室研制出六路固体激光器相干合成原理样机,建起了一套小型高能战术激光装备技术演示平台。最终鉴定结论认为,“该项目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基于“非线性思维”,中国科研人员研制的双波长自由切换固体激光器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技术,成功应用于某型战机起降监视系统。其研制的小型高可靠性人眼安全激光器被广泛应用于武器装备中,使中国的激光武器发展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中国正在研发激光武器的道路上奋起直追
激光武器是用高能的激光对远距离的目标进行精确射击或用于防御导弹的武器,也称为战术高能激光武器。其具有快速、灵活、精确和抗电磁干扰等优异性能,在光电对抗、防空和战略防御中可发挥独特作用。激光武器的缺点是不能全天候作战,受限于大雾、大雪、大雨,且激光发射系统属精密光学系统,也受大气影响严重,如大气对能量的吸收、大气扰动引起的能量衰减、热晕效应、湍流以及光束抖动引起的衰减等。
由于激光武器需要大量的电能,在能量储存设备难微型化(如高能电池)的问题解决前,若想实现大规模应用还有一定难度。
美总统候选人:美必须善加利用中国股市危机
多维新闻
前惠普CEO、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卡莉7月27日在加州西米谷里根总统图书馆发表演讲,展望其外交政策。演讲中,卡莉谈到,如果自己当选为总统,将与伊朗签订“新协议”,增加国防支出,并将中国称为“正在崛起的对手”。卡莉并称,“几周前,中国股市巨震,昨天又跌了8个百分点;中国政府正在救市,但并非长久之计。美国下一届总统必须意识到此等机会,利用我们手头的工具,充满信心地应对。 ”
综合媒体7月27日报道称,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卡莉·菲奥莉娜(Carly Fiorina)当天在演讲中表示,中国人为了发展经济、脱离贫困,深受“腐败、污染和劣质产品”的困扰。美国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这就给了我们真正的力量。美国有能力影响中国的经济发展,影响他们的商品流通。中国利用经济力量,改写世界格局。现在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石油进口国。他们放债给其他发展中国家,让他们修路,建基础设施,但并非出于“好意”。美国没有给这些国家其他选择。中国正在发展跨国银行机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金砖国家银行),与世界银行一较高下。
菲奥莉娜建议美国善加利用中国股市危机
美国建立在企业家精神、创新力、创造力和自由市场的基础之上。美国的繁荣是无止境的。中国经济“缺乏自由”,最终将限制其发展的脚步。几周前,中国股市巨震,昨天又跌了8个百分点;中国政府正在救市,但并非长久之计。美国下一届总统必须意识到此等机会,利用我们手头的工具,充满信心地应对。卡莉指出,中国在南海动作频频,在南海中建岛,建立军事基地。南海每年商品流通额高达五万亿美元,美国不能允许中国控制这扇大门。而现任总统奥巴马一手造成了今天的局面。
美国必须压制住中国的“挑衅”。美国要同越南和菲律宾合作,提高他们的监视能力,让中国有所忌惮。要与菲律宾朋友一起进行军事演习。美国必须告诉中国:如果你在南海建立防空识别区,我们不予承认,也不予同意。仅仅这些,还远远不够。中国一直在寻求发展核力量,造卫星,和美国的武器优势相抗衡。长期以来,中国一直对美国的核优势“忧心忡忡”,现在他们“趁机”建造核军火库,企图“侵蚀”美国的地位。
卡莉表示,“我们应该帮澳大利亚获得他们需要和想要的军事力量,支持日本军事扩张。我们必须和盟友肩并肩,如此一来,他们才能更加坚定,反对想要打破力量平衡的国家。”中国一直试图“渗透”进美国网络,,美国也清楚网络上的薄弱环节,但是当局官员骄傲自大,愚昧无知,阻挡不了这些“渗透”行动。当局对此的解决方案是,要求美国采购器材局(OPM)局长引咎辞职。但如何确保公民不受未来的网络袭击侵扰?事情有何改变?风波一过,当局权当什么都没发生,官员继续混日子。
卡莉提醒道,“请不要忘记,前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Hillary Clinton)曾信誓旦旦地说,她安排了两个秘密情报局保卫公民信息不被黑。克林顿夫人,我们不担心服务器被偷,我们担心的是被黑。更怕OPM事件重演,轮到美国国务院系统被黑客侵入。美国的下一任总统必须精通技术,必须明白如何利用技术,调动公民的力量,挑战政府现状,保卫我们的国家。”卡莉最后表示,“我们的理想是一束光,将照亮世界上最黑暗的角落。今天,如果美国不领导世界,世界就会有太多的黑暗。”
我们就是中国 勿再自欺欺人
多维新闻
经过两周的短暂回升后,中国股市本周再次暴跌,创下8年来最大单日跌幅。虽然有人认为,美国不会受到影响,但是美著名主持人克莱姆却并不这么认为。
美国CNBC新闻网7月27日刊登题为《克莱姆:我们是中国,不要再自欺欺人了》(Cramer: We are China. Let's stop kidding ourselves)的文章称,克莱姆(Jim Cramer)知道没人有想听这个,但是我们是中国。这是真的。
当克莱姆早上4点起床时,中国的股市又下跌了8个百分点,真正的暴跌。
一些人说,克莱姆的理论十分的可笑,他们认为美国同中国八竿子打不着。他们认为,美国的中美的股市毫不相干,因为从去年11月到今年6月,上证指数几乎翻倍了,美国的股市并没有随着它一起翻倍。
因此,为什么为什么上证指数从5,191跌倒3,726时,美国会受到影响。
但是“疯狂的钱”的主持人克莱姆认为:“答案?很简单:因为在这么一个增长乏力的世界,我们需要美国国家都尽力去推动全球经济扩张,而中国股市却在做着恰好相反的事情。”
此外,中国政府干预股市的措施也是完全错误的。对于克莱姆来说,中国股市今年仍然能够上涨15%是完全失常的,更别说还能够站得住。
中国股市本周再次暴跌
因为,为什么美国的投资者要担心呢?首先,有大批美国公司依赖对中国的出口。其次,众所周知,中国共产党政府并不像大家曾经认为的那样精明和善于驾驭形势。其次,因为美国的市场被未来的贸易绑架了。
克莱姆说:“因此,我们是中国,不管我们喜欢与否。让我们不要再自欺欺人了。我们将一直同中国进行贸易。”投资者习惯了希腊,但是克莱姆说,现在该习惯中国了。在克莱姆看到中国经济比股市更加有弹性的迹象之前,美国股市将一直是中国的人质。
对于美国股市的此轮暴跌,美国Vox新闻认为,这对中国政府来说,是一个难题。三个星期前,中国政府采取了极端措施扭转了股市的暴跌。这个计划凑效了,在过去两周,股市增长了17%。但是中国政府碰到了一个更大的问题:股市星期一又下降了8.5%,这是8年来单日里跌幅最大的一次,中国民众埋怨政府。中国虽然不是民主国家,但是政府对公众的观点仍然敏感。让4千万中国人在股市暴跌中失去积蓄将会严重损害政府的名誉。
美国个人《投资者商业日报》则认为,中国股市本轮暴跌意味着中国增长神话已经结束。中国不会崩溃,但也不太可能拥有世界了。
中国生病 美国陪葬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7月27日发表了题为《中国的经济生病了,美国会被感染吗?》(China's economy is getting sick. Will it infect America?)的文章称,中国的经济正存在着感染严重的流感的风险,而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将感染世界其他国家。
经过了多年的爆炸性扩张,中国现在正冷却下来。经济增长增长已经降到了2009年以来的最低点,投资者认为,真实的情况可能更糟,因为北京在官方数据上做了手脚。中国现在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们担心的是中国将会拉其他经济体,包括美国,陪葬。鉴于世界经济目前增长如此缓慢,且各国政府刺激经济的方式如此至少,那将是非常可怕的。
文章还列举了中国经济动荡影响美国的4种方式:第一,贸易放缓。海外贸易是中美最直接的联系。安联全球投资者美国投资策略师胡泊尔(Kristina Hooper)说,相比其他国家,美国受到的影响更大。如果中国感冒了,那么美国也可能开始流鼻涕。
第二,美国商业遭受打击:美国股市对于中国的风险敞口正在扩大。因为40%的标准普尔500指数公司的利润都是来自海外。
第三,中国带来金融危机?中国经济增长动力部分来自于债务规模的扩大。但是现在经济增速放缓,市场担心有毒贷款可能会引发金融危机,并蔓延到全球范围。正如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那样。
第四,激冷效应:即使中国大部分的问题主要发生在国内,但是很显然股市大幅震荡会改变投资者对于中国的看法。6月12日前,中国股市在过去12个月中大涨150%。之后又大跌32%,这让投资者担心这是中国经济问题进一步加深的信号。中国股市此轮的大涨是由借贷、投机和官方媒体的造势所推动的。
东海与经济挣扎 安倍不愿访华
多维新闻
日本外务省7月24日宣布,日本和中国政府副局级官员参加的“日中经济伙伴关系磋商”于27日在北京举行。这是自2011年3月以来时隔4年4个月再次举行磋商。双方希望此次磋商有助于重启2010年8月后中断的部长级“日中经济高层对话”。
据《日本经济新闻》7月28日报道,由于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以及日中关系因钓鱼岛(日本称尖阁诸岛)国有化恶化,两国间的贸易和投资状况持续低迷。此次磋商中,双方就两国经济领域的课题以及世贸组织(WTO)等多边领域的经济合作方式交换了意见。
继钓鱼岛后,中国东海油气田又成中日争端焦点
报道称,日本方面由外务省亚洲大洋洲局审议官下川真树太和财务、经济产业等相关省厅的官员参加,中国方面商务部商务参赞宋耀明等出席。中日双方还希望借此机会,尽快重启2010年8月后停摆的部长级“中日经济高层对话”。
“日中经济高层对话”是2007年安倍第一次执政时与当时的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共同设立的对话框架。主要任务:一是交流两国经济发展战略和宏观经济政策,加深相互了解;二是协调跨部门经济合作事宜,探讨合作中相互关切的重大问题;三是加强在重大地区及国际经济问题上的政策沟通,促进两国更广领域的合作。目前,中日经济高层对话已进行了三次,分别于2007年12月、2009年6月和2010年8月在中日两国轮流举行。经济伙伴关系磋商是在这一框架下设置的工作磋商平台,包括此次的副局级磋商和副部长级磋商。
中日自2014年11月实现首次“习安会”后,两国交流明显增多,互访人员及次数增加。截至目前,不仅已经举行两次首脑会晤,还于2015年1月成功重启海上紧急联络机制磋商。7月16日,中国国务委员杨洁篪同日本国家安全保障局长谷内正太郎在北京共同主持首次中日高级别政治对话。
然而对于中断5年之久的“中日经济高层对话”,中方仍没有重启的意愿。据日本时事通信社报道,中国高层对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将发表的战后70周年谈话充满戒心,因此“中日经济高层对话”重启时间未知。据外交人士介绍,“如果中日不能跨过这道坎,经济高层对话就会胎死腹中”。尽管日本对于重启磋商态度积极,宥于中国方面的顾虑,双方仍在谨慎摸索。
不止安倍谈话,近期中日闹得沸沸扬扬的东海油气田问题同样棘手。日本自民党在23日召开的外交工作组会议上听取了相关省厅负责人就油气田现状所做的报告。防卫省表示,相关设施有可能转作直升机起降平台,中方的警戒监视能力将有可能因此大幅提高。也有观点认为钻井平台的存在将弥补中方陆地雷达无法覆盖的死角。经济产业省资源能源厅表示:“我们并不认为中间线附近的天然气储量足够丰富,花费高额成本建造开采设施令人费解。”
日本官房长官菅义伟在23日上午召开的记者招待会上表示,“我方已多次对中国单方面推进开发作业的做法表示抗议,我们希望尽快践行两国就东海资源开发问题达成的共识”。随后,安倍晋三也开始发声。安倍28日在参院特别委员会上指责中国开发东海油气田,称“2008年的(日中)共识没有得到遵守”,指责中国在东海油气田是单边行动,没有信守协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