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地址:【革命历史画卷】长征题材油画《大渡河十七勇士》作者:默人
长征题材油画
《大渡河十七勇士》
【革命历史画卷】图文摘编/默人
1935年5月,长征中的中央红军渡过金沙江后,由四川会理附近地区继续北进。蒋介石指挥10余万国民党军南攻北堵,企图利用彝汉民族矛盾和大渡河天险屏障,围歼中央红军于四川省大渡河以南地区。为挫败国民党军的阴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决定中央红军迅速北进,强渡天险大渡河。以刘伯承为司令员、聂荣臻为政委的红军先遣队,顺利通过彝民区,直逼国民党军防守大渡河的薄弱地带。24日晚,第1军团先遣队第1师第1团急行军80公里,先期抵达大渡河右岸的安顺场,隐蔽于附近山头。当晚,该团第1营出其不意攻占安顺场渡口。时值洪水暴涨,大渡河水深流急,渡口水面宽约300米,对岸有四川军阀部队防守。该团决定由第2连组织突击队,实施强渡。
1935年5月上旬,长征途中红军准备强渡大渡河。25日上午,红一团第一营第2连连长熊尚林率领渡河突击队,在当地船工的配合下,乘着仅剩的一只木船,冒着密集火力,顶着急流险浪驶向对岸。木船被冲向下游数百米处靠岸,17名红军官兵登岸后,抢占沿河工事,控制渡口。又同第2船登岸的官兵一起,击溃安靖坝守军,为后续部队渡河打开了道路。
十七勇士名单:第2连连长熊尚林,第2排排长罗会明,第3班班长刘长发、副班长张表克,战斗员张桂成、萧汉尧、王华亭、廖洪山、赖秋发、曾先吉,第4班班长郭世苍、副班长张成球,战斗员萧桂兰、朱祥云、谢良明、丁流民、陈万清。
长征题材油画《大渡河十七勇士》局部图
长征油画《大渡河十七勇士》竖图
【作者简介】沈尧伊,1943年生于上海,浙江宁波人。1961年和1966年先后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和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李桦插图工作室。先后在天津美术学院、中国戏曲学院舞台美术系和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任教,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连环画艺术委员会主任。1992年文化部优秀专家、1999年国家人事部中青年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1975年以来,沈尧伊以长征为主线创作了版画、油画、连环画等绘画作品。其中在社会上产生较大影响的作品有1975-1977年间创作的油画《而今迈步从头越》、《革命理想高于天》;1988-1993年间创作的长篇史诗连环画《地球的红飘带》936幅(原著魏巍、改编王素);1995-1997年间创作的油画《遵义会议》等。
源自:洪哥警影的博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