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我们都来做一点吧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5050

[转载]港媒:美日韩与朝鲜若要对撞,中国拦不住

$
0
0

   韩美日三国外长借参加联合国大会聚首纽约,就朝鲜核试发表联合声明,这是三国外长自2010年以来第一次发表联合声明。韩国外长尹炳世表示,三方一致认为,要让朝鲜为新的挑衅付出额外代价。美国国务卿克里敦促朝鲜冻结核计划,以便把各国召集在一起,开始有关未来的认真谈判。

  美韩媒体近日报道,分析人士在研究了卫星图像之后认为,朝鲜可能已经完成了下面三次核试验的准备工作。新的核试验随时都会开始。

  三方联合声明展示了对朝强硬姿态,但也透出了面对朝鲜可能举行新核试、而国际制裁又难以奏效这一现实的某种焦躁。三国外长大概都对他们开出的药方哪怕能起到部分作用很悲观,但他们表面上做出坚定不移的样子,因为三国已经失去调整对朝政策的想象力,不论管不管用,它们手里就只有这一招。

  如今的情况是,朝鲜已经对国际制裁产生了很强的抗压力,它围绕发展核武的自我循环能力似乎已大体形成。一边是韩美日像拧干毛巾里最后一滴水那样强化制裁,一边是朝鲜核试验和导弹试验不断实现新突破,平壤至少在短时间内掌握了主动权。

  更为糟糕的是,已陷入完全孤立的平壤看上去在滥用这一主动权,从它的角度把局势向临界点推。目前朝鲜的核威慑仍是“理论上的”,甚至被认为是“虚构的”。一旦朝鲜真正完成核弹头的小型化,实现核武器导弹化,它对美国的核威慑变得真实而紧迫,到那时会发生什么呢?相信面对这个问题不止一方决策层的脑子里曾经闪过相当冲动的念头。

  中国一来很难影响朝鲜,二来说服不了韩美日,我们尽管做了很多努力,但眼看着形势的恶化大大超出了中国的掌控力。中国反对半岛生战生乱,但这只能是态度和努力方向,不能是我们高出所有其他方面的绝对责任。

  如果朝鲜与韩美日之间的对峙朝着丧失理性的方向发展,中国就应考虑一方面尽量阻止这种对峙,一方面逐渐建构不被半岛乱局深度拖进去的能力。这乍一看很难操作,但它的现实可能性是存在的。

  当下韩美日和朝鲜都对中国有不切实际的要求,中国要让双方都习惯我们目前的姿态,逐渐去除它们的幻想。在这个基础上,中国需大力加强防范半岛危机威胁中国利益的能力,公开设置红线,比如朝鲜核试验地点不能距离中国边境更近,美韩军事部署不能直接威胁中国等等。

  中国假如任由朝鲜与韩美日相互恶斗一阵,如果双方都不想发生战争,到它们都深感战争一触即发并且忧心忡忡时,就有可能变得更愿意听取中国的意见,在中国的调解下各往后退一步。

  保持低调的这段时间并不意味着中国主动放弃对东北亚的影响,我们可利用这段时间升级战略核力量,强化军队针对半岛的快速反应能力,展示我们对半岛问题最终结局的发言权。基于地缘原因和历史原因,有力量的中国必将在东北亚“不怒自威”。半岛问题过于复杂,中国的利益常被兜着圈子侵蚀。要促使半岛问题变得清晰简单,越那样越没有力量敢于公开同中国过不去。

  中国应当对半岛的最坏情况有所准备,同时朝着最好情况努力,但不必为此而过于为难自己。中国有了应对最坏情况的充足手段,其他情况就都是相对好的。那样的话我们就会在半岛方向重获战略上的轻松感。

 

相关阅读:

日媒:美日韩外长就携手加强对朝施压达成一致

 

 大公网919日讯 据共同社报道,当地时间18日下午,日美韩三国外长在美国纽约举行会谈。为对强行实施第五次核试验的朝鲜进一步施压,三国就展开密切合作力争在联合国安理会通过新制裁决议与加强单独制裁达成共识。会谈后,三国外长发表了写入上述内容的联合声明。

  报道称,日本外相岸田文雄、美国国务卿克里与韩国外长尹炳世出席了会谈。这是自去年9月纽约会谈后三国外长的首次会谈。各国将围绕安理会应对与单方面制裁正式启动讨论。此外,日韩外长还举行了个别会晤,再次商定在应对朝鲜方面将携手合作。尹炳世强调,“安理会应尽快通过新制裁决议。”

  目前安理会正在就扩大朝鲜产煤炭禁运措施等进行磋商,是否新增断绝核导开发资金等实效性制裁措施是各方关注的焦点。

  联合声明就朝鲜实施核试验与接连发射弹道导弹问题指出,“(朝鲜)明显无视安理会决议,国际社会应加强对(金正恩)政权施压。”联合声明对朝核开发提出强烈的危机感,称之为“正在加速的、有组织的、前所未有的行动”,并提及除严格执行此前的制裁决议与通过新决议外,还应采取“进一步限制核导计划资金”的单独措施。

  

【相关评论】莫让半岛陷“矛”与“盾”攻防战恶性循环

 

  文|施君玉

  今年以来,朝鲜半岛“好戏”连台,只不过每场“大戏”的开帷,带给人们的不是惊喜与愉悦,而是恐惧和不安。南北双方对峙“螺旋式”升级,六方会谈无望重启,朝鲜半岛陷入“矛”与“盾”攻防战的恶性循环,局势愈来愈令人忧心。

  朝鲜“拥核”旨在提升攻击能力,打造破敌之“矛”,对美、日、韩形成战略核威慑。根据朝方说法,今年一月成功进行了第四次核试爆,朝掌握了氢弹技术,事隔八个月进行的第五次核试,核弹头实现了小型化和武器化,核导实现了一体化。虽然各方均对核试结果存在质疑,指朝方有夸大的成分,但朝核技术的提升及核威慑力增强是不争的事实。

  今年以来的两次核试,加上近年来或明或暗频繁进行的“卫星”及中远程导弹发射,朝核力量已今非昔比,对日、韩等周边对手及驻日、驻韩美军的核威慑已不在话下,现正全力朝威慑美本土的终极目标冲刺。未来,朝鲜仍将频繁进行中远程导弹试射,提高命中的精准度,一旦战略火箭搭载上标准化、规格化核弹头,朝核之“矛”将伸向美本土。朝对美的直接核威慑并非遥不可及的梦想。

  自朝核问题产生以来,对朝进行军事打击,以及对其核设施的定点清除,一直是美军重要选项。但由于朝核问题错综复杂,涉及众多大国利益,再加上美对朝的核家底始终不清,一旦打击出现漏网之鱼,恐给自身安全带来灾难性后果,美军对朝的军事行动计划一直未付诸实施。如今,朝已进行了五次核试,核技术日臻成熟,美在采取军事行动上会更加谨慎。

  朝鲜核“矛”的发展,成为美构建亚太防御之“盾”的藉口。“萨德”入韩与朝鲜核试,虽然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但内在关联显而易见。自韩宣布部署“萨德”以来,朝鲜试射导弹频率大增,几乎成为常态,而一年进行两次核试更是前所未有。随着传称“萨德”选址“内定”,部署进入倒计时,朝方的反应势更加激烈,韩国防部所称的朝随时可能进行第六次核试也不是天方夜谭。“萨德”部署是美构建亚太反弹系统的关键环节,“萨德”成功入韩后,接下来便是在日本的部署。此系统建立后,不仅朝鲜的核武器处于其导弹“盾”的全天候监控之下,中美俄之间的战略平衡也将被打破,亚太地区可能进入新一轮军备竞赛。

  朝鲜距无核化的目标越来越远,韩部署“萨德”无疑于引狼入室,亲手将自己置于安全的风口浪尖,半岛脆弱的和平随时可能发生颠覆性转变。在这场“矛”与“盾”攻防战中没有赢家,一旦局势失控,所有涉事方都将喝下这杯难以下咽的苦酒。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5050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