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巾帼不让须眉,侯静作为一位女性,在科研事业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着实令人佩服。侯静是国防科大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27岁获得博士学位、31岁出国深造、35岁晋升为研究员、36岁遴选为博士生导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
2016年侯静率领课题组在“超连续谱光源”领域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使中国在该领域一跃进入国际领先行列,相关成果连续两年入选“中国光学重要成果”,凭着在“超连续谱光源”领域的开创性研究成果,侯静已成为该领域的佼佼者。
在一次学术交流会上,侯静偶然听到著名激光技术专家赵伊君介绍“超连续谱光源”能覆盖光电传感设备这一理念,并且这种光源是无法进行防护的,称得上是未来光电对抗的“完美光源”。这是侯静第一次听到“超连续谱光源”,当时她就下定决心要开展“超连续谱光源”研究。
很快侯静就开始了工作,他提出结合国防科大与巴斯大学在光学领域的优势合作开展“光谱可控的高功率超连续谱光源”这一研究,得到了中英两国相关部门批准,并成为了国防科大第一个政府间科技合作专项。
之后,她就把所有的热情投入到科研工作之中。短短几年侯静与她的研究小组把高平均功率和全光纤化为攻关目标,先后突破了多项核心关键技术瓶颈。
在国际上率先提出并顺利研制两种新型金属光子晶体光纤,掌握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功率超连续谱光源的研制技术,这一主要技术指标竟打破美国保持4年之久的纪录,一跃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在“超连续谱光源”基础研究取得突破的同时,侯静更注重创新成果向生产力、战斗力转化,使取得社会效益和军事效益更为显著。
伴随激光武器发展的是中国卫星网络的完善
国外军事专家指出,中国将美国的电脑网络和卫星网络看成是“软肋和战略缺陷”,正向电脑网络和卫星网络的发展投入巨大精力,这使中国在可能的军事冲突中有潜力打败美国。
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称,中国在其快速发展的空间项目上采取了富有侵略性的姿态。仅在今年,中国已经发射了15枚运载火箭和17颗卫星。
英国《卫报》在报道中称,中国已经广泛发展了其卫星系统,现在可以在相当远的距离外,迅速定位美军航母战斗群的精确位置。这将帮助中国对目标进行准确打击。
此外,中国已经断定太空会成为将来大国角力的主战场,已经在去年成功进行了反卫星武器试验。加上中国已拥有成熟的激光武器系统,并拥有利用激光武器“屏蔽”美国卫星的能力,这样,中国完全可以破坏美国的卫星网络。
中国军工科技人员在一种脉冲激光光源的研究上获得了全新突破,打破了美国保持的记录,为中国激光武器的发展拓展了新道路。有媒体报道,中国在“超连续谱光源”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主要技术指标甚至已超过美国。
美国当然不会甘心被超越,美国方面也正在积极研究“超连续谱光源”。在美国人眼力侯静的能力比核弹的爆发力还厉害,研发的武器让美国短时间内追赶不上。
“超连续谱光源”具有光谱范围宽、亮度高、空间相干性好等特点,侯静的人生就如同“超连续谱光源”是束绚丽多彩的光源,不断发光发热,为祖国奉献着。她是强军之路一道强光,照亮未来使得我国强军之路更为顺畅。
2013-09-12 08:1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