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地址:俄罗斯双拳出击的底气所在:席亚洲作者:大国名媛
普京同时在叙利亚和乌克兰打出两拳,这引起很多人的怀疑,不是都说俄罗斯外强中干了吗?
不过这其实就是不理解俄罗斯当前军事思想了。
2008年格鲁吉亚战争中,俄军虽然凭实力最终碾压格鲁吉亚,但是却在战争中暴露了大量问题。例如机构臃肿、决策缓慢、武器装备落后。尤其是空军居然被击落了一架图-22M3战略轰炸机,这对俄军士气都造成了很大影响。
战争结束后不久,普京就任命了谢尔久科夫担任国防部长,此人和军界素无瓜葛,但普京却赋予了他极大的权力,并对其改革措施全力支持。
和所有俄罗斯历史上“改革”成功的例子差不多,谢尔久科夫推动的“新面貌”改革基本就是用大锤砸烂原有体制的骨骼,然后重新铸造一副新的。
谢尔久科夫的改革被指责为过于激进,他自己也因为生活作风和经经济问题落马。但继任的绍伊古并没有全面开倒车,他只是纠正了一些谢尔久科夫矫枉过正的措施。
2008年的5日战争中,俄军凭借实力势如破竹,但也暴露了很多问题,如果不是格鲁吉亚方面的战略失误,战争会打成什么样子还未可知
如果要说谢尔久科夫和绍伊古改革的重点,其实说白了就是一个:
苏联时代,苏军整个就是为一场大战做准备,一直到2008年前,俄军也依然没有改变这个思路。
改革后,俄军不再是为一场全面战争做准备,它的目标变成了应付多场同时爆发的局部战争。
为了适应这个要求,俄军从编制体制到武器装备都做了大幅度调整。
俄军思路的改变也体现在了武器装备方面,其T-14坦克的设计就非常典型,可以说是一反常态,不再将坦克中弹后保持战斗力放在第一位,而是将保护乘员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
俄军取消了原来的军区制,取消了原来军种司令部指挥作战的制度——这些都是从二战后就沿用下来的制度——转而成立了四个联合战区司令部。
俄罗斯空军取消了师、团制,改为基地制。甚至空军、防空军、航天兵……被合并成了空天军。
可以说,俄军是全面“拥抱”了其对手,西方国家的很多做法。
绍伊古时期,俄罗斯空天军开始接受完全不符合其传统设计思路的苏-30SM战斗机,这种战斗机是真正的多用途战斗机,而不是苏俄传统的“具有部分空战能力的轰炸机”,或者“能扔炸弹的制空战斗机”,能较好兼顾对空对地作战,如今这种战斗机数量上已占据俄空天军“半壁江山”
甚至于,我们可以看到,我军现在的军改一些地方也借鉴了俄军的军改经验。
不论如何,2014年的乌克兰战争,2015年开始对叙利亚的轰炸,事实证明,俄军的军改是卓有成效的。在局部换装新式武器装备之后,其作战能力已经比2008年俄格战争中所表现出来的情况有了巨大的改善。
现在,俄罗斯新一轮的“双拳出击”,也差不多是时候了。对于俄罗斯来说,这正是检验其军改“同时应付3场局部战争”概念的时候。
而且从这“双拳”的打法来看,俄罗斯也确实应该有能力同时支持。
一方面,对叙利亚的轰炸终究只是一次空中行动,只有小规模的地面特种部队支持。而乌克兰方面,主力也是东乌克兰分离武装,而不是俄军。
这样程度的消耗,俄罗斯还是消耗得起的。
前面“吹捧”了一番俄军的军事改革,但我们也得说,俄军发展前途其实依然并不明朗。
主要是,俄军虽然体制改革颇有成效,但其军事装备依然落后,新型武器装备方面虽然有不少投入,但显然不是短期内能够实现全面换装的。
俄罗斯军工体系正在为前20年的荒废付账。笔者统计了一下俄罗斯空天军2010年以来服役的新型战斗机,包括苏-27SM3、苏-30SM、苏-34、苏-30M2、苏-35S、米格-29SMT等型号,总计214架,这也基本就是俄罗斯所拥有的所有现代化战斗机了。这个数量,对于俄罗斯来说其实是捉襟见肘,因此在叙利亚方向上增派苏-34飞机到伊朗后,随即将原本驻扎赫梅明基地的苏-30SM调回国内。显然作为俄军的主力战斗机,乌克兰方向上它还要承担重要任务。
不过对于俄军来说,说它“外强中干”也确实不科学。毕竟,看看欧洲军队的现状吧……不久前,有美媒说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虽然俄罗斯军力较之苏联时期大有衰退,但由于西方国家实力下降的速度更快,以至于现在俄罗斯较西欧国家反而取得了军力优势。”固然在这个“比烂”的世界上,不一定要“敌人一天天烂下去,我们一天天好起来”,只要“我们烂得比敌人慢一点”,便已经是优势了……或许这便是俄罗斯今日底气所在吧。
不过这其实就是不理解俄罗斯当前军事思想了。
2008年格鲁吉亚战争中,俄军虽然凭实力最终碾压格鲁吉亚,但是却在战争中暴露了大量问题。例如机构臃肿、决策缓慢、武器装备落后。尤其是空军居然被击落了一架图-22M3战略轰炸机,这对俄军士气都造成了很大影响。
战争结束后不久,普京就任命了谢尔久科夫担任国防部长,此人和军界素无瓜葛,但普京却赋予了他极大的权力,并对其改革措施全力支持。
和所有俄罗斯历史上“改革”成功的例子差不多,谢尔久科夫推动的“新面貌”改革基本就是用大锤砸烂原有体制的骨骼,然后重新铸造一副新的。
谢尔久科夫的改革被指责为过于激进,他自己也因为生活作风和经经济问题落马。但继任的绍伊古并没有全面开倒车,他只是纠正了一些谢尔久科夫矫枉过正的措施。
2008年的5日战争中,俄军凭借实力势如破竹,但也暴露了很多问题,如果不是格鲁吉亚方面的战略失误,战争会打成什么样子还未可知
如果要说谢尔久科夫和绍伊古改革的重点,其实说白了就是一个:
苏联时代,苏军整个就是为一场大战做准备,一直到2008年前,俄军也依然没有改变这个思路。
改革后,俄军不再是为一场全面战争做准备,它的目标变成了应付多场同时爆发的局部战争。
为了适应这个要求,俄军从编制体制到武器装备都做了大幅度调整。
俄军思路的改变也体现在了武器装备方面,其T-14坦克的设计就非常典型,可以说是一反常态,不再将坦克中弹后保持战斗力放在第一位,而是将保护乘员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
俄军取消了原来的军区制,取消了原来军种司令部指挥作战的制度——这些都是从二战后就沿用下来的制度——转而成立了四个联合战区司令部。
俄罗斯空军取消了师、团制,改为基地制。甚至空军、防空军、航天兵……被合并成了空天军。
可以说,俄军是全面“拥抱”了其对手,西方国家的很多做法。
绍伊古时期,俄罗斯空天军开始接受完全不符合其传统设计思路的苏-30SM战斗机,这种战斗机是真正的多用途战斗机,而不是苏俄传统的“具有部分空战能力的轰炸机”,或者“能扔炸弹的制空战斗机”,能较好兼顾对空对地作战,如今这种战斗机数量上已占据俄空天军“半壁江山”
甚至于,我们可以看到,我军现在的军改一些地方也借鉴了俄军的军改经验。
不论如何,2014年的乌克兰战争,2015年开始对叙利亚的轰炸,事实证明,俄军的军改是卓有成效的。在局部换装新式武器装备之后,其作战能力已经比2008年俄格战争中所表现出来的情况有了巨大的改善。
现在,俄罗斯新一轮的“双拳出击”,也差不多是时候了。对于俄罗斯来说,这正是检验其军改“同时应付3场局部战争”概念的时候。
而且从这“双拳”的打法来看,俄罗斯也确实应该有能力同时支持。
一方面,对叙利亚的轰炸终究只是一次空中行动,只有小规模的地面特种部队支持。而乌克兰方面,主力也是东乌克兰分离武装,而不是俄军。
这样程度的消耗,俄罗斯还是消耗得起的。
前面“吹捧”了一番俄军的军事改革,但我们也得说,俄军发展前途其实依然并不明朗。
主要是,俄军虽然体制改革颇有成效,但其军事装备依然落后,新型武器装备方面虽然有不少投入,但显然不是短期内能够实现全面换装的。
俄罗斯军工体系正在为前20年的荒废付账。笔者统计了一下俄罗斯空天军2010年以来服役的新型战斗机,包括苏-27SM3、苏-30SM、苏-34、苏-30M2、苏-35S、米格-29SMT等型号,总计214架,这也基本就是俄罗斯所拥有的所有现代化战斗机了。这个数量,对于俄罗斯来说其实是捉襟见肘,因此在叙利亚方向上增派苏-34飞机到伊朗后,随即将原本驻扎赫梅明基地的苏-30SM调回国内。显然作为俄军的主力战斗机,乌克兰方向上它还要承担重要任务。
不过对于俄军来说,说它“外强中干”也确实不科学。毕竟,看看欧洲军队的现状吧……不久前,有美媒说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虽然俄罗斯军力较之苏联时期大有衰退,但由于西方国家实力下降的速度更快,以至于现在俄罗斯较西欧国家反而取得了军力优势。”固然在这个“比烂”的世界上,不一定要“敌人一天天烂下去,我们一天天好起来”,只要“我们烂得比敌人慢一点”,便已经是优势了……或许这便是俄罗斯今日底气所在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