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革开放以来有一句时髦的话——“小政府大市场”。意思大概是,市场经济要听从市场经济的自我调节,政府不要干预;政府只为市场服务,做服务型政府。这是迷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所推崇的,我国可能没有完全做到。以笔者的感受,尽管没有完全做到,但朝这个方向努力了。30多年的实践,结果如何呢?
经济确实发展了,但“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后,有的成为亿万富豪,“工薪阶层”中极少数人年薪高达数千万元,而创造物质财富的工人阶级的“企业最低工资标准”,北京市新近才提高到每月1890元(2016年9月1日起执行)。这不是两极分化是什么?社会风气由“一切向前看”蜕变为“一切向钱看”。曾记否,“时间就是金钱”的口号曾经响彻云霄,为了多挣钱,快挣钱,不择手段,不顾党纪国法。于是乎,世风日下,腐败泛滥,买官卖官,贪官成串屡打不绝;于是乎,“有钱能让鬼推磨”的旧社会阴魂复活了;于是乎,坑崩拐骗、制假售假、走私贩毒、吸毒嫖娼、图财害命、入室盗窃、拦路抢劫等等,屡有所闻。何以如此?还不是金钱的负面效应大显神通了吗?因为“有钱能让鬼推磨”啊!换一个视角看,穷人也想过好日子,见富人还使劲儿往钱眼里钻,深受“启发”,于是,有的壮大了胆子往歪门邪道上找辙,是社会不安定的另一个因素。
物价由市场调节,像风筝一样飘浮不定,完全违背了等价交换的原则。如,老百姓常用的非处方药谷维素,大概前三、四年吧,一、两块钱100片,如今七块五100片。短短几年涨了多少倍?据说,不只谷维素,不少低价药品,由于生产成本低,售价低,利润上不去,生产商和销售商没有赚头,便不愿生产了。医院里断货了。于是,就打破等价交换的原则,用涨价的办法刺激生产。这就是所谓的“市场调节”吧?一些迷恋市场经济的人还赞赏这种涨价,说如不涨价,这些药就买不到了。似乎有理?有理无理请大家评论。
以上是从经济角度看问题,我不是经济学家,只是感观之见。但我是名医生,从疾病与健康的角度看,目前所推行的市场经济对劳动人民健康的危害甚大:
首先,广大的劳动者,超时劳动,每日12小时以上者普遍存在。如随处可见的小商贩,从早7时开门,到晚9、10点关门,坐着或站着,吃饭凑合,没时没点,即使懂得一点“平衡营养”的知识,那也只是一种根本达不到的奢望。再如,开着出租车满街跑的司机,为了多载客,多挣钱,吃饭休息也没时没点,吃饭能不凑合吗?再如,在私营工厂流水线上的工人,一坐十几个小时。上述所有工种,都不可能有机会运动。即使那些出卖劳力的工人,因为超时作业,过度疲劳,也无暇享受有益的运动。从健康角度看,长时间重复同一个呆板的劳作不能代替运动。众所周知,近年来,我国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多发。究其因,人们都说,生活改善了,吃得好了,所以给这些病启了一好听的名子——富贵病。“生活改善了”,不能不是改革开放的伟大功绩。但劳动人民的8小时工作制被剥夺了,包括被迫的和“自愿”的。“被迫”的是迫于老板的制度,上厕所都限制时间;“自愿”的是那些为了多挣钱,拼着命地干活。计划经济时代的8小工作制,就这样被权贵剥夺了,被金钱剥夺了,他们的健康也同时残酷地被剥夺了!长此以往,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发病率怎能不高?所谓“富贵病”,只能是那些大老板们,富豪们,和比较富裕的脑力劳动者们,才配得上这一称号。但由于这一称号的流行,却掩盖了因贫穷拼命度日的大批病患者的真正源凶。可见,市场经济不仅祸国,还殃民呢。
从老家来的人无意中透露,养猪的不吃猪,养鸡的不吃鸡,卖鱼的不吃鱼,因为他们知道其中危害健康的奥秘。其实,不用老家人说,媒体不是曾经公开报道过假酒、假婴儿奶粉事件吗?这些不都是市场经济所导致的一味追逐金钱的负面效应吗?
当今还有一个响亮的名词——全球经济一体化。也可理解为全球范围的市场经济。正确掌控自然很好,但有人通过这一渠道,把有害健康的食品倾销于我国。如美国全球化快餐麦当劳里用抗生素作为添加剂,为了保鲜,但有害健康。因此,他们采取双重标准,国内部分不加,只加国外部分。
笔者在写此文时,当写下《‘小政府’下的市场经济祸国殃民”》题目时,颇有些忐忑,很怕被人戴上什么帽子。但细想,如果市场经济不祸国殃民的话,那我们何必稿社会主义呢?何必心怀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呢?于是,才保留了这个题目。
2016.8.15
小政府的真正用意是,把政府本来的权力让出来送给资产阶级,这就是所谓小政府的真实情况。当然,反动势力不会这样坦率地说,他们会说把不该管的事情交给市场。小政府鼓吹势力是一股险恶的反党势力,他们的目的就是拿市场化、拿改革开放作道具,然后一步步打垮共产党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