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地址:中国打到底的决心承受战争损失的能力远远高于美国作者:大国名媛
在南海局势因仲裁案裁决急剧升温的时候,向来谨慎的美国智库兰德公司突然抛出中美开战并非不可能的惊人言论,其中有什么玄机?
美国顶尖智库兰德公司日前发布了一份题为《与中国开战,想不敢想之事》的报告称,事实上两国开战并非完全不可能,两国在多个地区纠纷中针锋相对,确有可能导致军事对抗和暴力冲突。两国大批军力挨得很近,如果发生意外事件或者某个危机过热,双方就可能有先发制人的想法。如敌意爆发,双方都有庞大军力、技术、工业实力和人员在广阔的海陆空域乃至网络空间作战。“美中开战可能规模巨大,代价沉重,但并非不可想象。”
报告还指出,报告还比较了战争可能给两国造成的经济损失,认为美国的损失是GDP下降5%到10%,中国GDP则会下降25%到35%。经济损失可能会引发中国的政治动荡并鼓励中国的分离主义分子。而在美国,战争只会造成两党之间的分歧,国家却是稳定的。
报告的中心意思很明显,中美开战是有可能的,而且是一场艰苦的鏖战,但是无论怎么打,吃亏更多的都是中国。这样一言不合就开战的惊人言论,在《国家利益》这样的杂志上倒是屡见不鲜,而像兰德公司这样成熟稳重的智库出此言论,倒是真的很少见。
美国智库被誉为举足轻重的“第四部门”。如果说政府是国家决策的大脑,智库则可称为政府的“外脑”。现今,国家的发展与竞争,一定意义上而言,也是战略和智慧的竞争。高水平、国际化的智库,已成为一个国家软实力和国际话语权的重要象征。
兰德公司是美国最大、最有影响力的综合性战略思想库之一,于1948年成立,总部位于加州圣莫尼卡,其特点是与美国官方特别是军方关系密切。兰德公司关于中国问题研究最著名的例子是其关于朝鲜战争中国将会出兵的准确判断,可惜当时未得到美国当局重视。兰德公司在对华政策方面的许多建议曾被美国政府采纳,如冷战时期提出的“承认一个中国,但不是现在”,在冷战后又主张美国对华采取“遏制加接触”政策。在台湾问题上,兰德公司建议目前美国应以“维持台海现状”为基调,既不鼓励也不逼迫台湾与北京进行统一谈判。
对华向来谨慎的兰德公司为何会突然抛出如此惊人的言论呢?这恐怕还是在南海问题上,为美国政府帮腔,让中国知道后果的严重性,知难而退。
近来中美在南海的博弈几近白热化,局势一触即发。美国的大杀器频频亮剑南海,其意图很明显,让中国接受南海仲裁的结果,不要挑战现有的国际秩序,更不要妄想以武力的方式,否则后果很严重。兰德此时的报告,会对中国军方的那些鹰派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
美国副总统拜登此前也向北京发出过类似的警告。拜登7月20日在澳大利亚表示,他曾向习近平进言,美国的防务开支超过其余八大军事强国的总和,不要指望劝说美国放弃在太平洋地区的作用和地位。拜登的意思很明显,与美国较劲,可要掂量掂量自己,美国的军费可是其余八大军事强国的总和。
北京回击
对于兰德的言论,北京也是立即作出了回击。中共的喉舌《环球时报》8月1日在题为《假设中美开战,别把美国疼痛想少了》的社评中称,中国不想战争,尤其是不想同美国发生战争,如果中美开战,唯一的情况就是美国逼到了家门口,且有中国无法接受的挑衅,中国人被迫一战。中国人走向战争会很谨慎,然而一旦打起来,我们打到底的决心大概会远远高于美国,我们承受战争损失的能力也会高于美国。
社评还说,兰德公司宣称中国会因经济衰退而动荡,甚至国家分裂。而我们认为,因为战争损失,美国更可能先乱起来,因为美国在中国近海同中国打仗,依据的不是其真正的核心利益,而是它想要永远称霸世界的梦游。战争损失会让美国社会清醒过来。
环球社评:假设中美开战,别把美国疼痛想少了
美国智库兰德公司7月29日公布最新报告,预测了中美有可能发生战争的四种假想场景。报告以2015年至2025年为研究期限,认为随着中国军力的提高,一旦美中开战,美军并不能确保战争按自己预料的方向发展,也不一定能够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时间越接近2025年,美军获胜将更困难,但这不意味着中国会赢得战争。
报告认为无论中美打什么样的战争,中国的损失都会更大,而且这种损失不仅是军事上的,还包括经济和政治上的。比如美国GDP会下降5%至10%,而中国将下降25%至35%。美国只会增加两党纷争,中国却可能出现社会动荡和民族分裂。此外报告认为如果战争2015年爆发,美国的损失包括海空军力量、航母以及在亚太的军事基地,但威胁不到美国本土。
兰德公司是与美国政界军界关系密切、以防务研究最具影响的智库,它对中国的政治、军事研究报告在美国以及西方广受重视。它十多年前出的一个报告曾建议一旦中美爆发战争,美国可对中国本土实施空中打击,并以科索沃战争中中国驻南联盟使馆被炸为例,妄言中国虽“不能接受美国的一双军靴”,但“能接受美国的空袭”。
中美显然都有部门和机构在研究中美一旦发生军事冲突的应对预案,但内部研究和把报告公布出来,区别很大。公布这类报告必然会对中美两国社会互视的氛围造成一定毒化,还会成为舆论战及心理战的一部分,总体上的负面影响不可避免。
兰德公司等机构不时公布这样的报告还显示了美方战略上的“不在乎”,他们觉得刺激中国一下“没什么了不起”,中国不喜欢也要受着。他们这种“自信”的来源就是美国人经常对中国人表达的那个意思:我们知道你们进步很快,但同时知道跟我们比,你们还差得很远。
中国的军力、经济实力都还弱于美国,中国人自己非常清楚。对中美一旦发生战争,中国的损失很可能比美国的损失大这一点,应该也是多数中国人的认识。但是中国人看待中美一旦爆发战争的情况,远不止这些。
中国不想战争,尤其是不想同美国发生战争,如果中美开战,唯一的情况就是美国逼到了家门口,且有中国无法接受的挑衅,中国人被迫一战。中国人走向战争会很谨慎,然而一旦打起来,我们打到底的决心大概会远远高于美国,我们承受战争损失的能力也会高于美国。
兰德公司宣称中国会因经济衰退而动荡,甚至国家分裂。而我们认为,因为战争损失美国更可能先乱起来,因为美国在中国近海同中国打仗依据的不是其真正的核心利益,而是它想要永远称霸世界的梦游。战争损失会让美国社会清醒过来。
美国本土不会因中美开战受到威胁,是有条件的。它必须以中国国土不落下一枚炸弹为前提。如果美军像兰德公司十几年前出的主意那样对中国国土实施空袭,美国国土必进入中国的军事打击范围。美国人知道,中国有这样的能力,华盛顿和全美社会也需清楚,中国人同样不缺这样的决心和意志。
在中美发生军事冲突的情况下,向美国提供基地和直接军事支持的力量都可能成为中国的报复目标,它们恐怕很难不进入蒙受战争损失的清单。西太平洋只存在岛礁争议,由它们直接引发战争的可能性很小。日本、菲律宾等卷入战争的最大风险在于它们可能因军事同盟关系被美国强行绑上战车。
兰德公司的报告提醒我们,中国军事力量进一步强大有多重要。中国必须不断加强对美国本土具有威慑力的军事能力建设,这既包括能打到美国全境的核武器能力建设,也包括同样能覆盖美国全境的非核打击能力建设。这种能力越强大,我们的和平姿态就越会受到尊重,美国的那些好战力量也就更会克制自己的冲动。
中美是轻易不能打仗的,最好永不开战。但这恐怕不是可以求来的,只有美国人深信对华开战意味着它无法承受的损失时,和平才会牢不可破。▲
美国顶尖智库兰德公司日前发布了一份题为《与中国开战,想不敢想之事》的报告称,事实上两国开战并非完全不可能,两国在多个地区纠纷中针锋相对,确有可能导致军事对抗和暴力冲突。两国大批军力挨得很近,如果发生意外事件或者某个危机过热,双方就可能有先发制人的想法。如敌意爆发,双方都有庞大军力、技术、工业实力和人员在广阔的海陆空域乃至网络空间作战。“美中开战可能规模巨大,代价沉重,但并非不可想象。”
报告还指出,报告还比较了战争可能给两国造成的经济损失,认为美国的损失是GDP下降5%到10%,中国GDP则会下降25%到35%。经济损失可能会引发中国的政治动荡并鼓励中国的分离主义分子。而在美国,战争只会造成两党之间的分歧,国家却是稳定的。
报告的中心意思很明显,中美开战是有可能的,而且是一场艰苦的鏖战,但是无论怎么打,吃亏更多的都是中国。这样一言不合就开战的惊人言论,在《国家利益》这样的杂志上倒是屡见不鲜,而像兰德公司这样成熟稳重的智库出此言论,倒是真的很少见。
美国智库被誉为举足轻重的“第四部门”。如果说政府是国家决策的大脑,智库则可称为政府的“外脑”。现今,国家的发展与竞争,一定意义上而言,也是战略和智慧的竞争。高水平、国际化的智库,已成为一个国家软实力和国际话语权的重要象征。
兰德公司是美国最大、最有影响力的综合性战略思想库之一,于1948年成立,总部位于加州圣莫尼卡,其特点是与美国官方特别是军方关系密切。兰德公司关于中国问题研究最著名的例子是其关于朝鲜战争中国将会出兵的准确判断,可惜当时未得到美国当局重视。兰德公司在对华政策方面的许多建议曾被美国政府采纳,如冷战时期提出的“承认一个中国,但不是现在”,在冷战后又主张美国对华采取“遏制加接触”政策。在台湾问题上,兰德公司建议目前美国应以“维持台海现状”为基调,既不鼓励也不逼迫台湾与北京进行统一谈判。
对华向来谨慎的兰德公司为何会突然抛出如此惊人的言论呢?这恐怕还是在南海问题上,为美国政府帮腔,让中国知道后果的严重性,知难而退。
近来中美在南海的博弈几近白热化,局势一触即发。美国的大杀器频频亮剑南海,其意图很明显,让中国接受南海仲裁的结果,不要挑战现有的国际秩序,更不要妄想以武力的方式,否则后果很严重。兰德此时的报告,会对中国军方的那些鹰派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
美国副总统拜登此前也向北京发出过类似的警告。拜登7月20日在澳大利亚表示,他曾向习近平进言,美国的防务开支超过其余八大军事强国的总和,不要指望劝说美国放弃在太平洋地区的作用和地位。拜登的意思很明显,与美国较劲,可要掂量掂量自己,美国的军费可是其余八大军事强国的总和。
北京回击
对于兰德的言论,北京也是立即作出了回击。中共的喉舌《环球时报》8月1日在题为《假设中美开战,别把美国疼痛想少了》的社评中称,中国不想战争,尤其是不想同美国发生战争,如果中美开战,唯一的情况就是美国逼到了家门口,且有中国无法接受的挑衅,中国人被迫一战。中国人走向战争会很谨慎,然而一旦打起来,我们打到底的决心大概会远远高于美国,我们承受战争损失的能力也会高于美国。
社评还说,兰德公司宣称中国会因经济衰退而动荡,甚至国家分裂。而我们认为,因为战争损失,美国更可能先乱起来,因为美国在中国近海同中国打仗,依据的不是其真正的核心利益,而是它想要永远称霸世界的梦游。战争损失会让美国社会清醒过来。
环球社评:假设中美开战,别把美国疼痛想少了
美国智库兰德公司7月29日公布最新报告,预测了中美有可能发生战争的四种假想场景。报告以2015年至2025年为研究期限,认为随着中国军力的提高,一旦美中开战,美军并不能确保战争按自己预料的方向发展,也不一定能够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时间越接近2025年,美军获胜将更困难,但这不意味着中国会赢得战争。
报告认为无论中美打什么样的战争,中国的损失都会更大,而且这种损失不仅是军事上的,还包括经济和政治上的。比如美国GDP会下降5%至10%,而中国将下降25%至35%。美国只会增加两党纷争,中国却可能出现社会动荡和民族分裂。此外报告认为如果战争2015年爆发,美国的损失包括海空军力量、航母以及在亚太的军事基地,但威胁不到美国本土。
兰德公司是与美国政界军界关系密切、以防务研究最具影响的智库,它对中国的政治、军事研究报告在美国以及西方广受重视。它十多年前出的一个报告曾建议一旦中美爆发战争,美国可对中国本土实施空中打击,并以科索沃战争中中国驻南联盟使馆被炸为例,妄言中国虽“不能接受美国的一双军靴”,但“能接受美国的空袭”。
中美显然都有部门和机构在研究中美一旦发生军事冲突的应对预案,但内部研究和把报告公布出来,区别很大。公布这类报告必然会对中美两国社会互视的氛围造成一定毒化,还会成为舆论战及心理战的一部分,总体上的负面影响不可避免。
兰德公司等机构不时公布这样的报告还显示了美方战略上的“不在乎”,他们觉得刺激中国一下“没什么了不起”,中国不喜欢也要受着。他们这种“自信”的来源就是美国人经常对中国人表达的那个意思:我们知道你们进步很快,但同时知道跟我们比,你们还差得很远。
中国的军力、经济实力都还弱于美国,中国人自己非常清楚。对中美一旦发生战争,中国的损失很可能比美国的损失大这一点,应该也是多数中国人的认识。但是中国人看待中美一旦爆发战争的情况,远不止这些。
中国不想战争,尤其是不想同美国发生战争,如果中美开战,唯一的情况就是美国逼到了家门口,且有中国无法接受的挑衅,中国人被迫一战。中国人走向战争会很谨慎,然而一旦打起来,我们打到底的决心大概会远远高于美国,我们承受战争损失的能力也会高于美国。
兰德公司宣称中国会因经济衰退而动荡,甚至国家分裂。而我们认为,因为战争损失美国更可能先乱起来,因为美国在中国近海同中国打仗依据的不是其真正的核心利益,而是它想要永远称霸世界的梦游。战争损失会让美国社会清醒过来。
美国本土不会因中美开战受到威胁,是有条件的。它必须以中国国土不落下一枚炸弹为前提。如果美军像兰德公司十几年前出的主意那样对中国国土实施空袭,美国国土必进入中国的军事打击范围。美国人知道,中国有这样的能力,华盛顿和全美社会也需清楚,中国人同样不缺这样的决心和意志。
在中美发生军事冲突的情况下,向美国提供基地和直接军事支持的力量都可能成为中国的报复目标,它们恐怕很难不进入蒙受战争损失的清单。西太平洋只存在岛礁争议,由它们直接引发战争的可能性很小。日本、菲律宾等卷入战争的最大风险在于它们可能因军事同盟关系被美国强行绑上战车。
兰德公司的报告提醒我们,中国军事力量进一步强大有多重要。中国必须不断加强对美国本土具有威慑力的军事能力建设,这既包括能打到美国全境的核武器能力建设,也包括同样能覆盖美国全境的非核打击能力建设。这种能力越强大,我们的和平姿态就越会受到尊重,美国的那些好战力量也就更会克制自己的冲动。
中美是轻易不能打仗的,最好永不开战。但这恐怕不是可以求来的,只有美国人深信对华开战意味着它无法承受的损失时,和平才会牢不可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