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负责研制的重型运载火箭50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首次燃气发生器-涡轮泵联动试验取得成功,标志着该型发动机研制工作取得首个里程碑式胜利,为后续圆满完成关深阶段研制任务奠定了基础。
中航科技六院官方微信表示,50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为中国在研制的最大推力火箭发动机,对支撑后续空间站建设、载人登月及深空探测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称,50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于2011年立项,将在今年10月前,完成单体推进器组合点火(协调性)试验,有望在今年实现技术突破。
而协调性实验是指500吨级的液氧煤油发动机的组合点火实验,目前中航科技六院已经完成了理论模拟设计实验和单个推进器在不点火情况下的流体和性能实验,数据和结果非常理想。
文章透露,中航科技六院正在为即将进行的500吨级的液氧煤油发动机单体推进器组合点火实验做最后的冲刺准备,如果实验成功,将大大加速中国从轻型中型运载火箭的国家进入拥有重型运载火箭的国家。
2016年2月20日,六院重型运载火箭发动机预研工作已经突破多项关键核心技术,抢先生产出多个重要零部组件。
而早在2014年6月,中航科技六院11所设计的重型运载火箭氢氧发动机大流量单喷嘴试验取得成功。试验是针对该型发动机大流量高效稳定燃烧技术的研究性试验。
分析认为,这可能是中国未来“长征9号”登月火箭计划采用的YF220大推力氢氧发动机的基础技术预研项目。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梁小虹曾透露,“长征9号”将拥有8米直径芯级、3.35米直径的助推器,8个发动机可同时推动3,000吨级火箭。有分析认为,“长征9号”一级火箭采用500吨级煤油发动机,火箭采用二级半构型低地轨道运载能力超过100吨,三级半构型地月转移轨道运载能力超过50吨。
而“长征9号”火箭的尺寸大致相当于美国正在研制的SLS巨型火箭,其结构可能类似于美国曾经研制的战神V巨型火箭。
发动机是火箭的心脏,而涡轮泵则是发动机的心脏。承担着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两型发动机涡轮泵研制的就是航天科技集团六院11所十八室低温发动机涡轮泵班组。
该班组承担着以重型液氧煤油发动机、低成本可重复使用液氧甲烷发动机等为代表的多个型号预先研究任务。这个班组还承担了多项重点课题和多项重大基础研究项目。
此外,11所重型运载液氧煤油发动机氧泵水力试验取得成功。自此重型运载液氧煤油发动机氧泵、燃料泵和氧预压泵组件均通过了水力试验的考核。
另据报道,11所研制的大功率高速涡轮驱动装置,成功完成了重型发动机轴承低温运转试验。试验中,大功率高速涡轮驱动装置运行平稳、涡轮性能高,标志着该装置成功投入运行。
近日,重型发动机起动关机与工况调节机电伺服系统原理样机在11所六室成功进行桌面联试。由11所自主研制的伺服控制器与西安微电机研究所承制的伺服电机在空载条件下进行了匹配测试。
在清水头试验区11所完成了多套重型发动机轴承及端面密封低温运转试验,圆满完成了任务书提出的产品考核要求,为重型发动机用轴承及端面密封后续研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1所设计的重型发动机联试装置三维标注模型全部下厂生产,标志着发动机设计从二维图纸的研制模式向三维数字样机研制模式的转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