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我们都来做一点吧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5050

[转载]胡凌炜总结:对抗与竞争将成两岸关系发展新特点,要避免“政经双冷”

$
0
0
上海东亚研究所副所长胡凌炜(中评社 金裕超摄)
胡凌炜:对抗与竞争将成两岸关系发展新特点
来源:http://www.CRNTT.com   时间:2016-07-27 00:57:21    组编:郑文明


  中评社成都7月27日电(记者 金裕超)由全国台湾研究会、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和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共同举办的第二十五届海峡两岸关系学术研讨会26日在四川成都开幕。上海东亚研究所副所长胡凌炜在论文发言中指出,分析蔡英文520就职演讲可以看出民进党执政当局对于两岸关系现状的认知及未来改变两岸关系现状的企图,新政府将努力降低两岸关系在台湾社会整体发展战略以及对外关系中的地位与重要性。未来两岸关系恐将出现对立的态势,两岸关系中的对抗性、竞争性及危机爆发的可能性都将不断上升。 

  胡凌炜表示,蔡英文在就职演讲中没有针对大陆在两岸关系上的立场做出正面响应,而是按照民进党对于两岸关系现状的认知规划了未来台湾社会的发展方向。分析蔡520的整篇演讲可以看到,民进党当局将以台湾为主体制定实施各项政策,台湾“主体性”已基本确立并将日益巩固,正在成为两岸关系现状的一个重要特征。同时演讲中表达的建立新的历史史观,以及在结语部分针对台湾社会和两岸关系未来的宣示,都是以含蓄隐晦的方式坚定地从历史与未来两个层面表明改变两岸关系现状的企图。 

  胡凌炜分析,透过蔡英文就职演讲可以看出,民进党执政后将会努力降低两岸关系在台湾社会发展以及对外关系中的地位与作用。蔡英文执政后将会优先处理台湾社会内部各种亟待解决的问题,并且采取回避两岸关系的方式来解决台湾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特别是在演讲中强调的“提升对外经济的格局及多元性,告别以往过于依赖单一市场的现象”,更是明确指向大陆。蔡英文执政后的台湾对外经济关系上会加强与亚太地区经济体的链接,在全球事务方面更将采取直接走向世界的方式,企图完全摆脱两岸关系的影响。 

  对于民进党执政后两岸关系呈现出的新特点,胡凌炜指出,两岸关系将进入对立、对抗与竞争的历史新时期。从大陆方面分析,大陆对台的基本立场没有改变,但台湾新当局两岸政策的改变将导致大陆与台湾的基本立场呈现对立的趋势。这样的对立趋势使得两岸无法在“两岸同属一中”的原则上建立基本的政治共识,两岸间就难以建立政治互信,因此在未来涉及两岸的各类具体事务中对抗性将不断上升。

第二十五届海峡两岸关系学术研讨会分组讨论会现场(中评社 金裕超摄)
  
  同时也必须注意到当前两岸关系现状存在的两个特征,一是台湾“主体性”已经基本确立,民进党执政后会不断强化台湾民众的主体意识;二是通过“中华民国宪法”、“两岸人民关系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台湾仍然保持着与大陆之间的法理连结。在未来两岸互动过程中,台湾当局将努力巩固台湾的“主体性”,大陆将努力强化两岸的连结性,未来两岸关系的竞争态势明显,两岸关系爆发危机的可能性也将上升。


上海东亚研究所副所长胡凌炜在闭幕式中作总结发言(中评社 金裕超摄)
胡凌炜总结:要避免两岸走向“政经双冷”
来源:http://www.CRNTT.com   时间:2016-07-28 00:46:18     组编:郑文明


  中评社成都7月28日电(记者 金裕超)第二十五届海峡两岸关系学术研讨会昨日顺利闭幕,上海东亚研究所副所长胡凌炜在闭幕式中作为第二讨论组召集人作总结发言。胡凌炜从台湾选后的政治生态、未来国民党的发展、未来两岸关系发展、两岸经贸关系发展四个方面总结第二组的讨论发言,并对与会学者的建议做出六点归纳总结。 

  胡凌炜总结到,小组专家学者在发言中首先针对台湾选后的政治生态进行讨论。学者普遍认为民进党重新执政之后台湾的政治生态开始发生了重大的乃至根本性的变化。但是另一方面也看到,在对内施政方面,虽然民进党在过去曾执政过,但民进党执政团队现在的表现却是毫无经验、状况百出,是一种混乱的施政表现。 

  另外在“立法院”方面,选后“立法院”的政治力量也发生根本的变化。但是行政和立法沟通不良甚至沟通混乱的现象依然存在,而且民进党对于怎样做“立法院”第一大党没有一个明确的战略目标。同样,国民党作为在野党,也没有明确的目标、战略和策略来做最大在野党。所以总的看来,台湾的政治生态虽然发生了变化,但现阶段表现出的乱象还比较多。 

  第二是针对国民党未来的发展,学者间出现很多相互对立的观点。一种观点是认为国民党未来能否再起,关键还要看国民党自身能否抓住机会,能否找到自己的生存发展空间。也有观点认为,国民党长期存在的问题是在路线、论述上着力不足。现在国民党存在三种路线,一种是洪秀柱路线,第二是所谓的本土路线,第三是马英九路线。某种程度上说,本土路线和马英九路线本质上是一样的,甚至认为马英九的路线是一种“华独”的表现,但差别就在于马英九还是高举着“九二共识”的旗帜。 

  另外,针对国民党的衰败,学者提出一个值得观察的角度,就是国民党的重大挫败是不可逆的,还是可逆的?一种观点就认为国民党失败的关键在于组织建设,还有施政不佳的问题。另外一种观点则认为国民党的失败在于政治论述的失败,国民党现在不反攻大陆了,那接下来国民党将要做什么,缺乏论述是国民党出现节节败退的主要原因。 

第二十五届海峡两岸关系学术研讨会总结发言现场(中评社 金裕超摄)
  
  第三,主要针对未来两岸关系的发展。总体上来看,学者认为台湾与大陆的综合实力差距在进一步扩大,这表现在经济、军事、涉外等多个领域。而且要看到在两岸实力对比中,总体上硬实力差距在扩大,随着时间的推移软实力也会逐步扩大,时间的主导权在大陆这边。 

  针对目前的形势,有学者指出当前大陆对民进党的压力还会继续加大,原因在于民进党的两岸政策还没有过关。希望民进党执政当局不要存有幻想,也不要存有侥幸心理,所谓侥幸心理,就是期待在美国大选之后再来看形势、做决定。另外,有学者认为民进党执政之后两岸关系将进入一个深度博弈的阶段,相对于过去八年来两岸关系的快速发展来讲,未来两岸关系可能进入深层次的博弈。 

  第四,关于两岸经贸关系发展,多位专家学者都提出了看法。学者认为现阶段尽管两岸经贸关系出现了一些变化,但是两岸的经贸合作还是存在巨大的互利性。多位学者认为两岸经贸关系对于两岸关系的发展来讲必不可少,经济合作是稳定两岸关系的基础。 

  另外也有学者提出来现在两岸经贸关系面临一些新的变数,第一是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形势,以及大陆经济新常态;第二是民进党执政之后两岸关系出现的复杂局面;第三是民进党执政之后对台湾的经济政策出现了转型、转向。因此现阶段要努力避免两岸关系由马英九执政时期的“政冷经热”走向未来两岸关系的“政经双冷”。 

胡凌炜也对第二组专家学者发言中提出的积极建议进行归纳总结。首先有学者提出大陆的对台政策就是争取台湾民众的认同,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共同参与,因为没有共同的参与就没有共同的认同,所以推动两岸年轻世代的交流、推动两岸经济、民间社会的交流尤为重要。 

  第二,现在两岸双方都要避免一个问题,就是虽然要回应民众、社会对政府的一些意见甚至批评,但是要避免随民众起舞,不要因为各自的民粹导致在政府政策上做出一些过激的反应。 

  第三,比较多的台湾学者提出建议,就是希望陆生来台人数不要减,并且通过一些研究显示出陆生来台对于两岸关系发展起到了正面积极作用。 

  第四,学者也提出在未来两岸关系发展中,两岸社区基层的交流应当加强,要通过社区基层的交流由下而上去构建两岸的认同。 

  第五,针对两岸的青年创业领域,学者建议要多展开基础性调研,更加细致的寻找新课题来帮助两岸的青年就业。 

  第六,提出建立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智库,更加细致的共同开展两岸之间对一些深层次重大问题的研究,以逐步在学界凝聚共识,为两岸政府提供政策咨询和建议。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5050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