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海东亚研究所副所长胡凌炜(中评社 金裕超摄) |
|
中评社成都7月27日电(记者 金裕超)由全国台湾研究会、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和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共同举办的第二十五届海峡两岸关系学术研讨会26日在四川成都开幕。上海东亚研究所副所长胡凌炜在论文发言中指出,分析蔡英文520就职演讲可以看出民进党执政当局对于两岸关系现状的认知及未来改变两岸关系现状的企图,新政府将努力降低两岸关系在台湾社会整体发展战略以及对外关系中的地位与重要性。未来两岸关系恐将出现对立的态势,两岸关系中的对抗性、竞争性及危机爆发的可能性都将不断上升。 胡凌炜表示,蔡英文在就职演讲中没有针对大陆在两岸关系上的立场做出正面响应,而是按照民进党对于两岸关系现状的认知规划了未来台湾社会的发展方向。分析蔡520的整篇演讲可以看到,民进党当局将以台湾为主体制定实施各项政策,台湾“主体性”已基本确立并将日益巩固,正在成为两岸关系现状的一个重要特征。同时演讲中表达的建立新的历史史观,以及在结语部分针对台湾社会和两岸关系未来的宣示,都是以含蓄隐晦的方式坚定地从历史与未来两个层面表明改变两岸关系现状的企图。 胡凌炜分析,透过蔡英文就职演讲可以看出,民进党执政后将会努力降低两岸关系在台湾社会发展以及对外关系中的地位与作用。蔡英文执政后将会优先处理台湾社会内部各种亟待解决的问题,并且采取回避两岸关系的方式来解决台湾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特别是在演讲中强调的“提升对外经济的格局及多元性,告别以往过于依赖单一市场的现象”,更是明确指向大陆。蔡英文执政后的台湾对外经济关系上会加强与亚太地区经济体的链接,在全球事务方面更将采取直接走向世界的方式,企图完全摆脱两岸关系的影响。 对于民进党执政后两岸关系呈现出的新特点,胡凌炜指出,两岸关系将进入对立、对抗与竞争的历史新时期。从大陆方面分析,大陆对台的基本立场没有改变,但台湾新当局两岸政策的改变将导致大陆与台湾的基本立场呈现对立的趋势。这样的对立趋势使得两岸无法在“两岸同属一中”的原则上建立基本的政治共识,两岸间就难以建立政治互信,因此在未来涉及两岸的各类具体事务中对抗性将不断上升。
|
![]() |
上海东亚研究所副所长胡凌炜在闭幕式中作总结发言(中评社 金裕超摄) |
|
中评社成都7月28日电(记者 金裕超)第二十五届海峡两岸关系学术研讨会昨日顺利闭幕,上海东亚研究所副所长胡凌炜在闭幕式中作为第二讨论组召集人作总结发言。胡凌炜从台湾选后的政治生态、未来国民党的发展、未来两岸关系发展、两岸经贸关系发展四个方面总结第二组的讨论发言,并对与会学者的建议做出六点归纳总结。 胡凌炜总结到,小组专家学者在发言中首先针对台湾选后的政治生态进行讨论。学者普遍认为民进党重新执政之后台湾的政治生态开始发生了重大的乃至根本性的变化。但是另一方面也看到,在对内施政方面,虽然民进党在过去曾执政过,但民进党执政团队现在的表现却是毫无经验、状况百出,是一种混乱的施政表现。 另外在“立法院”方面,选后“立法院”的政治力量也发生根本的变化。但是行政和立法沟通不良甚至沟通混乱的现象依然存在,而且民进党对于怎样做“立法院”第一大党没有一个明确的战略目标。同样,国民党作为在野党,也没有明确的目标、战略和策略来做最大在野党。所以总的看来,台湾的政治生态虽然发生了变化,但现阶段表现出的乱象还比较多。 第二是针对国民党未来的发展,学者间出现很多相互对立的观点。一种观点是认为国民党未来能否再起,关键还要看国民党自身能否抓住机会,能否找到自己的生存发展空间。也有观点认为,国民党长期存在的问题是在路线、论述上着力不足。现在国民党存在三种路线,一种是洪秀柱路线,第二是所谓的本土路线,第三是马英九路线。某种程度上说,本土路线和马英九路线本质上是一样的,甚至认为马英九的路线是一种“华独”的表现,但差别就在于马英九还是高举着“九二共识”的旗帜。 另外,针对国民党的衰败,学者提出一个值得观察的角度,就是国民党的重大挫败是不可逆的,还是可逆的?一种观点就认为国民党失败的关键在于组织建设,还有施政不佳的问题。另外一种观点则认为国民党的失败在于政治论述的失败,国民党现在不反攻大陆了,那接下来国民党将要做什么,缺乏论述是国民党出现节节败退的主要原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