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我们都来做一点吧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5050

毛泽东的亲情观

$
0
0

毛泽东的亲情观

口述:周福明、吴连登、孟进鸿、王明富、王鹤滨、黄建新 

整理:刘  畅、张忆耕、王乐然

毛泽东的亲情观

19667月毛泽东和工作人员在武汉东湖宾馆合影。工作人员前排从左至右为警卫王宇清、警卫孟进鸿、摄影师钱嗣杰、原中央警卫团团长张耀祠、机要秘书徐业夫,后排从左至右为厨师于存、卫士李连庆、卫士周福明、生活管理员顾作良、护士长吴旭君。

 

在世人眼中,毛泽东庄重严肃,举手投足间都是领袖气度,但身边工作人员知道,他也有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和率真性情。

保健医生王鹤滨在初次见毛泽东时,被他爽朗的粗话吓了一跳。

主席看到我就说:在我这里工作不要拘束,有话就说有屁就放——啊?他说完,自己就咯咯地笑了。我开始有些吃惊,但紧接着就觉得一下子轻松起来。

主席待我们像亲人,还会用稿费接济大家。谁要是回乡探亲,他会指示我们进行调查研究,回来后做书面报告,这形成了一种制度。有些工作人员文化水平低,主席就像老师批改作业一样,将错字、白字一一改过来,还通顺语句、修正语法,谁写的报告生动活泼他就批给大家传阅。

周福明也回忆说:主席也有不高兴的时候,对我们从不掩饰。他有个口头禅——“多此一举1970年,中共九届二中全会在庐山召开,林彪一伙在会议上的突然发难激怒了主席。以往都是我负责搀扶主席,那天会议一结束,我马上迎上去,刚要搀扶就被主席甩开了,多此一举!他满脸不快地说了一句就走了。

还有一回让我印象深刻。丰泽园菊香书屋的北边,沿着中海有一条马路,常有汽车经过。每次主席睡觉,我就偷偷通知警卫值班室立个小牌子,禁止车辆通行。一次,主席问:我睡觉,你干什么去?我随口答:去通知警卫值班室。主席警觉起来:我睡觉告诉他们干什么?我只得讲真话。多此一举!主席严厉地批评道:以后再不许你去。这是干扰群众!他生气的时候还是很吓人的,但他自己又没放在心上,再见到你时会说:昨天把你吓得屁滚尿流吧?然后自己先哈哈大笑。

主席每次都是坐在床上伏案工作。他的床比一般床高出10厘米,但桌子是正常高度,坐在那儿只能脚尖挨地,很不舒服。我后来给他设计了一款桌子,比普通桌子高10厘米,在桌子下面加了一个横条,脚可以踩在上面。主席非常满意,像个孩子似的跺了跺说:嘿,我可以用脚擂鼓了。从那以后,屋子里常常响起擂鼓的声音。

毛泽东对待群众和家人的态度,让警卫员王明富等人深有感触。

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毛主席是不吃肉的,看到带点儿荤腥的汤,他也会不高兴。他对子女的要求也严:不能吃小灶,只能吃大食堂。有人看着不忍心,给李讷买了点饼干,主席知道后非常不高兴。李讷星期六回到家,吃的是主席那份饭。主席在旁边看着她吃,自己就不吃了。

当时,江青住在钓鱼台,有一次她来中南海说要看看卫生,警卫只好放行。结果江青直接来到丰泽园,向主席要三万元钱买照相机和胶卷。主席很不高兴,在江青走后就嘱咐机要秘书张玉凤:今后,没有我的同意,不能让她进来。

另一方面,主席总喜欢冲破我们为他设置的保护层,挤到群众身边去聊天,和群众在一起的时候,他笑得最开怀。

但晚年的毛泽东能出现在群众视野里的次数越来越少。看着病重的毛泽东,周福明的感情是复杂的:心疼他的痛苦,但也由衷敬佩他的豁达。

主席最后那段日子里,常常难受得嘴唇发紫。但只要他精神一好,又开始和人开玩笑,大夫曾鼓励主席:您身体不错,能长寿。主席摆摆手说:你们不比皇帝的御医高明多少,稍微高明一点而已,我的病我自己知道。中国有句俗话,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他不叫我,我自己还去呢!

如今,当初年富力强的工作人员,许多都去世了,健在的也年事已高。我们在采访中发现了一张毛泽东晚年与工作人员的合影。孟进鸿指着照片给记者看:物是人非啊!真正了解那段历史的亲历者,越来越少了。主席左边的,是主管安全警卫和生活服务的张耀祠,我的老上级,去世了。主席的警卫王宇清也走了。后排这位女同志,是主席晚年的护士长吴旭君,现在身体欠佳,很少露面了。健在的,就我们这几个了。

吴连登看着这张照片,也感慨良多:现在中央在严抓党风。我就想起主席当年教育我们的——老百姓看中南海,就是看你们这些工作人员,中南海的大秘书就是端茶送水的,没任何特权。所以我们出去,宾馆的一个水果都不敢吃。主席说了:谁吃谁付钱,中南海的人敢吃别人一个水果,外面的干部看到了,就敢拿别人一座金山。人们怀念主席,就是因为他在世时,树立了一个正派的党风和家风。

 

来源:中国将军政要网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5050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