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我们都来做一点吧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5050

[转载]朝潜射导弹复活冷战弃婴 美韩难拦截

$
0
0
 

尽管只飞行了30千米,但朝鲜潜射导弹此次的近海水下发射却蕴含着相当现实的威胁,一位源于纳粹的冷战弃婴能令朝鲜潜射导弹以完全不同的方式,对美韩造成严重威胁。(凤凰军事)

凤凰军事 凤凰军评 4月26日

对于朝鲜在23日进行的第2次潜射导弹试射,目前主要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其30千米的射程,以及导弹本身可能取得的技术进展,但这却忽略了一个更加关键的要点,就是此次朝鲜试射潜射导弹的地点。尽管此次朝鲜仍是由导弹潜艇发射导弹,但发射地点由远海变为近海却预示,朝鲜有能力复活一款冷战弃婴,而其巨大的突防能力是美韩难以拦截的。

纳粹告诉我们:浮筒也能发射潜射导弹

美国为“三叉戟”导弹研发的水下牵引发射平台曾与“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激烈竞争,但最终因抗损坏等方面的局限,最终在上世纪70年代被淘汰。(资料图)

对比23日与去年进行的两次潜射导弹试射,前一次选在了较远海域,金正恩是在船上进行视察。而从照片背景来看,23日的这次试射是在相当临近海岸的近海进行的,金正恩在陆上观察所进行视察。众所周知,潜射弹道导弹无论是试射还是实战发射,均要在50米左右的水深进行。要知道,当初中国在研发“巨浪”1型潜射导弹时,之所以跳过了水下发射筒实验,除了造价高昂外,就是中国近海缺乏50米左右水深的深海。但此时,朝鲜却在如此临近海岸的位置试射导弹预示,至少在咸镜南道新浦市近海,是存在水深超过50米,且能容纳导弹潜艇发射导弹的深水港湾的。而且此次朝鲜选在了如此接近海岸的海域试射导弹也显示导弹技术已基本过关,朝鲜对其安全性有足够自信。

在唱衰朝鲜潜射导弹的人眼中,朝鲜在033型潜艇基础上研发的常规导弹潜艇是最大的硬伤。从目前披露的技术细节来看,朝鲜的这款导弹潜艇仅能搭载1枚潜射导弹,着眼于朝鲜陈旧的常规潜艇技术,这款潜艇必将具有很大的水下噪音,且高耸的围壳结构,也相当不利于潜艇在水下保持稳定的导弹发射姿态,因此朝鲜潜射导弹实际上不具有太大的实战威胁。但朝鲜的此次近海深水试射,却预示朝鲜有条件以另一种方式发射潜射导弹,而这种方式不是朝鲜独创,而是一位源于纳粹的冷战弃婴——弹道导弹海底固定发射。早在二战时期,纳粹德国就设想将V2火箭的储存/发射系统集成在可浮沉浮筒内,再由潜艇拖拽到美国近海向美国发起导弹攻击,但由于发射限制较多,该方案当时并未引起关注。

俄国“赛艇”搭载朝鲜导弹 美韩将防不胜防

相比美国,苏联的“赛艇”系统更加简单,也更适合朝鲜,届时航行在朝鲜近海以及美日韩临近海域上的任何一艘朝鲜民船、潜艇,都将成为可能拖拽着潜射导弹的巨大威胁。(资料图)

冷战初期,苏联仿制了浮筒发射的V2火箭,命名为“机器人”。到了冷战高峰期,为了具备“第四核打击力量”,美苏都在浮筒发射V2火箭的基础上,发展出了海底固定发射弹道导弹的技术方案。美国直接为最新的“三叉戟”潜射导弹研发了可牵引机动的水下发射平台,并曾与“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激烈竞争。苏联则由著名的红宝石设计局与马卡耶夫国家导弹中心牵头,研发代号“赛艇”的弹道导弹水下发射平台。“赛艇”系统围绕P-29RM潜射导弹研发,整个系统呈圆筒状,由苏联最神秘的P90“萨罗夫”号常规/核潜艇拖拽到位,之后从水平转为垂直状态,相比美国系统更简单、实用。但受制于战略核潜艇的迅速发展,美苏两国都放弃了弹道导弹的水下平台发射技术。

朝鲜历来都有引进苏/俄退役、下马军事技术的传统,此前曾计划引进“基洛”级的877V号试验艇(装备泵喷推进装置)。而朝鲜的潜射导弹与“舞水端”导弹也源于俄退役的SS-N-6潜射导弹。因此,朝鲜完全有条件引进“赛艇”系统,并将其简化后适配器国产的潜射导弹。届时,朝鲜只需以潜艇或民船将朝鲜版“赛艇”系统拖拽至适用海域,就能发起导弹打击。这种全新打击模式的威胁相当现实,因为此次朝鲜潜射导弹近海试射预示,其近海的深水环境完全满足潜射导弹的发射需要。届时任何1艘航行在朝鲜近海水深超过50米水域,或邻近美日韩海域上的朝鲜民船与潜艇,都有可能拖拽着潜射导弹的水下发射容器,这种藏兵于民,遍地开花的新模式,无疑是美韩现有反导体系难以拦截的。

正如CNN说的那样,“朝鲜潜射弹道导弹能力已经从一个玩笑变得认真起来”,对于朝鲜导弹能力的认识,不应局限于现有的常规手段,对于整体技术相比美韩处于绝对劣势的朝鲜而言,类似“赛艇”这种非常规技术,正是其构建非对称威胁的理想手段。(凤凰军事 凤凰军评 刘畅)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5050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