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总统当选人蔡英文,在距离5月20日就职演说发表前还有整整两个月时间的3月20日,接受了《中国时报》的专访,说了这段“有含意但不是在现阶段具有意义”的建议:“我倒觉得这一段时间,应该是双方互相展示善意的时间,同时也希望透过相互表达善意,可以累积信赖。”
值得提醒的重点是:蔡英文是说“双方尽量表达善意”,倒是没有单方面只要求大陆表达善意。
北京的反应呢?倒是并不计较彼此要放多少善意。像海协会长陈德铭23日在博鰲就表示:“近期大陆方面一直对台湾持续释放善意,但这是把台湾当自家人,不是另一国人前提下的善意。”
北京真正在意的焦点,应是国台办主任张志军在23日所说的:希望听到的是两岸关系的性质到底是什么?陈德铭也说:“我奢望什么,但我还是盼望能看到什么”。这是否希望民进党政府承认九二共识、释放善意?张志军的回应就说得很明确:大陆的善意已经很清楚,就是对九二共识的坚持、对和平发展道路的坚持、对继续推进两岸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的态度。所以,蔡英九应该是怎么样回应?是不是要一起跟进?这就是张志军所说的:“现在这个球,是在对方。”
其实,北京的要求已经不言可喻:就是要蔡英文在520时说出“九二共识”的坚持。陈德铭早先的一句话已透露北京政策的底牌:“大陆方面不因为台湾政党更替而改变立场、底线和政策”。从2008年起,两岸交往的政治基础,北京就认定是“九二共识”。所以,没有理由让民进党执政之后,提出不同说法,北京反而可以承受并改弦更张。
当然,北京还有另外二个重要考量:一、从去年3月到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已二度提出唯有“九二共识”共同坚持,才能使得两岸和平发展与彼此交往得以持续。这个立场,透过大陆媒体强力的传播,以及中央到地方积极的学习,大陆上下包括民众都几乎坚信,只有“九二共识”,两岸关系的正面发展才能继续。如果这个坚信因中共中央的“退让”而有了转折,北京将如何对内部心理上受到挫折的民众,作个合理的交待?
二、大陆在2006年由胡锦涛向美国总统布希表达过,坚信“九二共识”在两岸之间推动,将达成顺利圆满的结果。而过去8年来所检验的成果,也证明了这个推论的合理性。如果北京在此刻突然同意蔡英文以另一个名词代替“九二共识”,是否会给予美国错误的信息,认为北京很多的坚持,其实是不会太过于“坚持”。
有原则就不能喜新厌旧,北京抛弃了“九二共识”,怎么对老朋友国民党交待?
来源:联合早报 作者邵宗海是澳门理工学院名誉教授
相关阅读:
台媒:终究无法回避“九二共识”的意涵
中央日报网路报26日发表社评说,民进党主席蔡英文日前在媒体专访时提到,“希望对岸释放更多善意,并表示520之前两岸应透过互释善意来累积信赖,对将来两岸关系的处理会有比较大的空间。”她还表示“相信中国大陆应有能力做此思考,不需要我们去指点他什么。”
社评说,很明显,蔡英文深知,如果她希望520就任后的两岸关系能如预期地一帆风顺,也如她所承诺的在“中华民国”宪政体制下维持两岸现状,没有中共的善意回应是做不到的,因此她亟欲在就职前,能搞定与对岸的互动模式,好让她的各项施政不会被两岸波折拖累,所以她也强调,“在做最后决定前,我不会被任何一个特定的想法所主导。”意即在中共未有进一步动作前,她不会先对两岸关系的定位表态。
看来蔡英文早已吃了秤铊铁了心,不论中国大陆从习近平到张志军近乎强硬的谈话及压力,她就是不愿针对两岸定位做出清楚说明,更不用说公开接受“九二共识、一中各表”了。
社评说,尤其民进党的铁杆“台独”派系新潮流近期以“与苏起走得太近”为由,开除派系创建大老之一的洪奇昌,更加表明她不愿与对岸妥协的强硬姿态。
其实,国人或蓝营不是强硬要求蔡英文一定要用“九二共识”的字眼,但希望她能说清楚两岸定位究竟为何,才能有效处理与中国大陆的互动往来。要知道,光是改用“两岸”来正名“两岸协议监督条例”根本不够,毕竟这只是法律,与“宪法”规范的两岸关系定位还差一大截。
社评说,蔡英文多次表明将以“中华民国”宪政体制为原则,包括增修条文及大法官解释文,来维护两岸现状及处理两岸关系。既然如此,作为“中华民国总统”当选人,要承认两岸同属“中华民国”领土有这么困难吗?
中共虽不强求蔡英文必须沿用马英九的“九二共识”一词,但对两岸定位却是相当坚持,避免双方误判。尤其此时传出巴拿马已邀请两岸领导人参加巴拿马运河扩建竣工通航仪式,中共更不愿让民进党有一丝丝偷渡“两国论”或“一边一国”的痴心妄想,才不厌其烦地提醒蔡英文,不得逾越红线。
“九二共识”虽是由“国安会”前秘书长苏起所创,但巧妙地总结两岸于1992年所获致的默契,让两岸得以搁置高度争议的政治议题,推动双边交流及人员往来,进而强化互信及谅解。
这其实是处于弱势的台湾能跳脱两岸困局的有利途径;一方面坚守“中华民国宪法”来表明台方处理两岸关系的原则,另一方面消弭中共对法理“台独”的疑虑。国际现实是没有任何国家会承认并接受台湾独立,尤其在中国大陆的政治及经济实力日益增长之后,两岸对撞的结果,台湾必然是受害最大的一方,两岸人民、甚至是国际社会绝不希望看到这样的结果。平心而论,中共也必须对“九二共识”遭污名化承担部分责任。倘若中共这几年来能对马政府的“九二共识、一中各表”立场多些肯定及支持,让台湾人民能真正感受到大陆的善意,就不会轻易被绿营操弄成“亲中卖台”,而让民进党得逞。
社评说,蔡英文的善意说只是凸显绿营前倨后恭的态度及可悲的矛盾。过去,马政府多次向国人说明,两岸关系除了自身的立场,也需对岸的善意。然而,这样的说法却被民进党污蔑成自我矮化及投降,迫使马政府全面弃守两岸协商。现在,蔡英文反倒向中共要求“善意”,岂不是自打嘴巴吗?
其次,蔡英文也明瞭大陆早已多次释出善意,却不敢向国人明说,反而操弄敌视马政府、仇视对岸的手法来巩固选票。如今要真正与对岸交手了,才低声下气地向中共喊话。又为了顾及颜面,才会说“不需要我们指点他们什么”这样的话,真正让国人及中共看破手脚。
社评说,或许蔡英文真以为不承认“九二共识”意涵,520以后也不会发生“地动山摇”,最多就是处于“冷和平”状态,甚至还可以把一切问题推给前朝马政府。倘若蔡英文真的做如此想,那就严重误判两岸情势了。
两岸关系既然是“我国”对外往来的根本,基础不牢,哪来的外交空间呢?纵使中共不会轻易断绝“我国”的所有邦交国,但可预见的是国际活动空间大幅紧缩,到头来却是国人深受其害。
对蔡英文而言,要化解两岸僵局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回归“九二共识、一中各表”的真正意涵。把“中华民国宪法”当成与中共交手的根基,迫使对岸不得不默认、甚至是接受“中华民国”存在的法理及事实,那才是两岸僵局的最终解决之道。
社评说,既然蔡英文要维护两岸现状,何不从马政府早已铺好的两岸大道开始,以“中华民国”为蓝绿最大共识,才有建立朝野两岸政策默契的机会,希望蔡英文准“总统”能好好把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