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我们都来做一点吧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5050

[转载]允许官员"改革失败" 6市出台容错机制

$
0
0

  不让领头羊成替罪羊 6市出台官员改革创新容错免责机制

                                     发表时间:2016-03-24 07:55:41


关键字: 改革容错机制

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深改组第21次会议时指出,各级党委要着力提高领导干部谋划、推动、落实改革的能力,“既鼓励创新、表扬先进,也允许试错、宽容失败”。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将健全督查问责机制,健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给改革创新者撑腰鼓劲事。3月7日,习近平在参加全国人大黑龙江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干部干部,干是当头的……要保护作风正派、锐意进取的干部,真正把那些想干事、能干事、敢担当、善作为的优秀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班子中来。”

如今,各地保护干部创新的“容错机制”正在建立。据新京报3月24日报道,截至目前,至少6市出台了类似的“改革失败”“容错机制”,除了济南之外,其余5市都在浙江:杭州、温州、绍兴、金华、义乌。

“客观看待和正确处理干部在干事创业中出现的问题,为敢想的人‘开绿灯’,为敢干的人‘兜住底’”,本月初,济南市委审议通过的《关于支持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建立容错免责机制的实施办法(试行)》,提出了上述“兜底”构想。

而浙江绍兴市早在去年7月初就出台了“一个意见两个办法”(《关于督促干部干净高效干事、支持干部履职担当创新的若干意见》《绍兴市机关工作人员问责追责实施办法(试行)》《关于建立健全党员干部容错免责机制的实施办法(试行)》),正式启动了“容错”机制。

杭州市则于去年12月发布了《关于建立党员干部改革创新容错免责机制的实施办法》。昨日,杭州市委组织部工作人员接受新京报电话采访时表示,该办法主要由杭州市纪委办公厅负责起草,组织部配合,“由于文件下发时间不长,目前主要是进行文件的相关配套落实的工作”。

另据人社部主管的中国组织人事报报道,浙江金华市金东区实行容错免责办法以来,对3名领导干部免予追责。

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黑龙江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积极性,不断提升工作精气神。干部干部,干是当头的,既要想干愿干积极干,又要能干会干善于干,其中积极性又是首要的。党组织对待干部,既要严格管理,又要热情关心。要保护作风正派、锐意进取的干部,真正把那些想干事、能干事、敢担当、善作为的优秀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班子中来。”

解读1 为何要“容错”?

莫让“领头羊”成为“替罪羊”

较早启动容错机制的浙江绍兴市,去年7月初发布“一个意见两个办法”之后,绍兴日报于去年7月6日发文《莫让“领头羊”成为“替罪羊”》,解读称:“枪打出头鸟”,“领头羊”搞不好就会成为“替罪羊”。在这种时候,我们尤其需要激发干部的改革热情,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为“出头鸟”、“领头羊”吃下“定心丸”——这正是容错免责制度的逻辑和初衷。

济南市委审议通过容错机制相关文件前,2月17日召开的济南市委常务会议听取了起草情况的汇报,山东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王文涛表示:建立容错免责机制有利于大力弘扬为敢于担当者而担当的优良作风,是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热情的重要制度保障。

解读2 哪些错能“容”?

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止、经过集体民主决策程序等

昨日,济南市纪委工作人员接受新京报电话采访时表示,该市的容错机制文件主要由济南市委组织部负责起草,纪委配合。该名工作人员强调:容错免责要在一定的范围内,不能违反政策规定。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各市出台的容错机制,均把重特大安全责任事故和严重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责任事故排除在外,也就是说,不论任何原因引发了这两类事故,官员都要担责。

此外,官员因不可抗力,导致未达到预期效果或造成负面影响和损失,符合5方面条件者可减责或免责: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止、符合中央和本地党委政府决策部署、经过集体民主决策程序、没有为个人或单位谋取私利、积极主动采取措施消除影响或挽回损失的。

解读3 由谁来认定?

由纪检机关、组织部门负责

谁来认定某位官员该不该免责?各市规定,“容错机制”的最终裁定,由纪检机关、组织部门负责。

例如济南市规定,免责应按照提出申请、核实认定、报告备案等程序执行,由所在单位党委(党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向纪检监察机关或组织人事部门提出书面申请;纪检监察机关会同组织人事部门受理申请后,及时开展调查,作出认定意见,并在确定认定结果后3个工作日内向申请单位反馈并予以答复解释;纪检监察机关同时将调查报告和认定结果报同级党委或政府备案。

观点

“纠错”应与“容错”并行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接受新京报采访时表示,容错机制可以鼓励官员有所作为、敢于担当,根除想做“太平官”怕犯错不作为的想法。“要激励党员干部创新、有所作为,就要允许他们犯错,比如由于工作失误、做得不到位以及决策错误等情况,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尤其是对于不是主观意愿造成的错误,应该宽容犯错,鼓励创新。同时,也要明确建立相关容错机制,立好边界,依法依规进行”。

竹立家教授强调,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是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容错、纠错应该是一个整体,二者应该并行,各地在出台容错机制的同时,也应该强化“纠错机制”。任何人、任何政策都无法做到先知先觉,一旦决策不正确,就应该由纠错机制发挥作用。

标签 >> 改革开放全面深化改革山东浙江干部选拔干部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http://www.guancha.cn/politics/2016_03_24_354880.shtml
来源:新京报 | 责任编辑:梁福龙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5050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