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指出,“党媒必须姓党”,党性和人民性是党媒的两大基本属性,脱离了人民群众的媒体就不是党媒。习总书记的讲话一经发布,任志强立刻在微博上说,“当所有的媒体有了姓,并且不代表人民的利益时,人民就被抛弃到被遗忘的角落了!”舆论很快就被引到了人民与政党、政府与国家相对立的境地。这些公知表面上主张的是爱人民,其实质上是以西方自由主义为语境,站在社会主义的对立面倡导全面西化。
党和人民在中国是一组如影随形的政治概念。共产党诞生初期,毛泽东主席就斩钉截铁地说,“共产党是人民的政党。”数十年过去了,党领导社会主义各项事业顺利进行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党来源于人民的基本逻辑却从来没有变化过。任志强先生所鼓吹的情况非但没有发生,反而我国的政治模式赢得了越来越多西方国家的认同,并形成了举世瞩目的中国模式。从理论上讲,代表人民利益是一切政治制度合法的基础,任何脱离了人民的政党都会被淘汰。我党领导党媒的语境来源于人民。任志强先生故意隐藏了共产党是人民性政党这一大前提,将民众引入了与我党相对立的境地。那么,为什么任志强先生的言论能引起如此剧烈的反响呢?其根本原因是他借助我国当前激烈的社会矛盾混淆了中西方显著不同的政治语境,把民众引向了与政府、政党和国家相对立的思维惯性之中。
实际上,西方国家倡行的是一种自由竞技性的政党理论,在这些国家中往往是最能够代表利益集团的党派能够执政。很多政治学家在文章中反复提到,西方的这种政治模式选举出来的执政党更加侧重于保障中产阶级的利益。以至于社会上出现了两个极端,处于社会底层的民众对政治普遍失去热情,上层的人则竭力通过贿选影响政治,由此西方政治已经失去了生命力。而共产党本身就是一个由无产阶级组成的政党,执政的宗旨也是为人民服务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同时,这一执政理念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中国人反复探索的最终结果。中西方这两种显著不同的政治模式使民众在看待政治问题上形成了不同的价值观念。西方人注重个人利益,中国人看中集体利益;西方人讲究个人自由,中国人遵循爱国主义。不同的思维模式在政治制度的构架上表现得更是淋漓尽致。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就在竭力摆脱西方的政治范式,也竭力完善中国的政党理论,并形成了中国模式。但是我国并没有培育出特有的政治语境,反而在一定程度上还依赖于西方的语言表达方式。所以,在政治问题上只要有人稍加引诱,民众就会陷入与政府、政党相对立的思维惯性之中。这就给某些公知和境外反华势力占了空子。
如果我们还是站在西方的语境中看待中国经济、中国政治,那么象任志强这类公知的诱导力就会更大,受误导的民众也就会更多。故,习近平总书记在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意味深长地说,我们的党媒需要培育出一种符合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模式的表达方式,讲好中国故事,进而在国际上形成中国语境,用中国的语言和思维方式来向世界人民阐述中国政治。
(作者单位:湖北雄楚律师事务所;来源:昆仑策研究院)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昆仑策网: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