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我们都来做一点吧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5050

[转载]屠呦呦没获奖,是扯下了谁的遮羞布?

$
0
0

屠呦呦没获奖,是扯下了谁的遮羞布?

作者:喇嘛哥

 

18日,中国科学技术奖公布,应奖获的屠呦呦名落孙山。他们给出的理由是:无人推荐,程序正义。这结果是我们预想不到的,原来还想至少有个提名之类的遮羞布,结果赤果果的就出来了。

但冷静想想,这种结果也对,你屠呦呦获诺贝尔奖你本身就不按程序出牌,我们都没有推荐,你怎么可以私自和西方恶势力勾结在一起恶心我们正儿八经供养的院士、专家呢?让我们情何以堪?再说诺贝尔奖本来就是一个反动组织,专门跟我们对着干,什么和平奖、科技奖,都是赤裸裸的阶级斗争。你把中国科学家放在眼里吗?再说,你的资历和条件呢?你一个三无人员,怎么可以越级评定了,这不是绑架评委吗?从这个角度看,屠呦呦的回归和获奖,就是扯下他们遮羞布的举动。

这块遮羞布就是教条的职称评定考核制度豢养的一群论资排辈的伪专家,看文凭不看水平,靠关系不靠研究长期以来供养着一群得利益者的老前辈。他们评定你的标准只有两条,一是外来和尚好念经,凭什么你和我样的出身一样的经历,你就比我超前,他们的画外音就是:不!甘!心;二是只要评上职称,就可以和利益挂钩,而且终身受用,从此可以干三件事:吃着老王的俸禄,干着老张的闲事,盯着老刘的进步。

曾几何时,科学家都是熬出来的,站住茅坑等资历,一个经济学家不研究经济,而是负责辟谣,一个高级刑侦专家,不是用来研究和规范法律裁定,却出来发明一个激情式杀人的新词;一个军事专家,不是研究战术,负责安民告示。专家的声誉每况愈下,尤其老百姓一听专家出来,总是带着一点不相信的眼神,无辜的等着结果。这样的走向只有两种可能,一是假专家坏了风水,二是真专家被制度考核挡在门外。

不拘一格降人才。几百年前董仲舒在《天人三策》中就说:选拔人才,主要看能否胜任岗位,而不能只讲年头、论资排辈。可事实上,多少年来,我们穿着论资排辈的遮羞布,用“先来后到”的理论,用“地方是大伙的,你走了才是我的”为尊则,用“工作经验靠时间积累的,要尊重前辈”礼仪,教导你别跳,别越级,别显摆,我吃的咸盐都比你鸡肉焖面年长 你懂不懂规矩,于是大家就在这种规矩下熬老了年华,熬淡理想。可是就在这时,屠呦呦你不按常规出牌,给我一个措手不及,所以才能说出这么不要脸的话:程序正义!

屠呦呦没有获奖,这不是公然叫嚣:论资排辈就是一块遮羞布吗?!!对,论资排辈和固化的职称评定体系就是一块遮羞布。索性趁着屠呦呦扯掉这块布,让我们赶快看看下面都有啥?

原来是一把扼杀人才的“软刀子”,表面看不带血,但比带血的刀子更有杀伤力。多少人才从青丝等成了白发?多少人才被论资排辈而消磨了锐气和斗志?说到底,论资排辈就是一种选人用人的形式主义,扼杀许多真正的人才,打击了多少人才进取之心!而且更要命的是论资排辈下了一个蛋叫职称评审制度。

于是评审黑幕、论文垃圾、学术泡沫等等怪现象都粉墨登场。书教得再好,没有论文职称,你休想多一些经费研究。手术做再好,没有职称资历你休想上手术台。这些怪现象的背后,不就是职称评定规则的不合理吗?实践证明,马云没有职称,却创造了中国互联网营销与金融的神话;乔布斯没有职,称创造了手机的新纪元时代;屠呦呦没有职称,却成了诺贝尔奖的得主,莫言小学文化,不是也写出了旷世巨作吗?

这次我为屠呦呦没获奖叫好,早一点扯下遮羞布也好,在阳光下裸奔一会,让正义的人看到真相,让猥亵的人看到龌蹉。

在当下,我们每个人的努力不就是想过得体面一点、活得有尊严一点,放下包袱,轻松上路,给自己一个明艳艳的未来吗?

 

来源:menggulamage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5050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