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我们都来做一点吧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5050

[转载]别拿“无官可用”来要挟和绑架反腐!

$
0
0
                        别拿“无官可用”来要挟和绑架反腐!
                                    作者:曹林    来源:华人观察  发布时间:2015-06-19 17:09:02

 

1.jpg

 

   反腐大快人心,为执政党赢得了民心,不过因为打了大老虎触动了既得利益,也遇到了一些阻力——这种阻力以一些奇谈怪论表现出来,比如“为官不易论”、“反腐影响经济论”、“反腐亡党亡国论”、“反腐动摇官心论”,这些消解反腐的荒诞论调都受到了来自高层和民间的有力驳斥。不过既然反腐阻力仍在,那些消解反腐、蛊惑官心的论调是不会消停的,隔段时间就会滋生出新变种,比如就有人担心反腐会导致无官可用。

 
  这种担心的逻辑是:反腐这么反下去,什么是尽头啊。一方面,这么多官员都落马了,未来还会有更多官员落马,一些地方和系统甚至出现了塌方式腐败,还有官可以用吗?另一方面,反腐让老百姓看着每个官员似乎都像贪官,官还怎么当,还有谁愿意当官?没人愿意当官,国家和社会就会推动稳定的基石。
 
  这种担心纯粹是杞人忧天,永远不用担心反腐败会导致无官可用。放眼世界,没有一个国家因为反腐败而让官僚系统崩溃、让政府关门、让国家坍塌的,没有一个国家出现过反腐败后无官可用的局面,因不反腐败而导致腐败丛生最终亡党亡国的反例倒比比皆是。正如总书记说过: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很牢固,但如果作风问题解决不好,也就可能出现“霸王别姬”这样的时刻。――所以,不要拿“无官可用”来要挟和绑架反腐者。

  中国如今的问题远远不是“无官可用”,首先是官太多了,官满为患,需要淘汰掉一批作风涣散、只想当官发财无心服务民众、缺乏公共情怀和服务能力的官员。每年全国两会上,总有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呼吁中国的官太多了,官民比例太高了,中国老百姓养不起这些官。中纪委原副书记刘锡荣曾激烈批评:现在官满为患,一些乡镇好几百个干部,小汽车停了几排——老百姓再勤劳,也养不起这么多官啊!中组部也正在治理干部超职数配备的乱象,一些贫困县都有20多个政府副秘书长、10多个副县长,20多个县长助理。这种情况下担心“无官可用”,实在太逗了。
 
  高层一直致力于精减机构裁减冗员,可要砸一些官员的饭碗,这项工作的阻力太大了,很难开展,最终一阵风后都又反弹回原点,冗员越减越多。而这轮反腐败倒意外起到了清理官场裁减冗员的效果:一方面打掉了大大小小的老虎苍蝇,清理掉一批害群之马,腾出了很多岗位。更重要的产生了威慑效果,以高压反腐告诉那些想挤进官场的人,当官就别想发财,发财就别想当官,如果既想当官又想发财,就别走这条路了――反腐是对被扭曲官员价值观的一次矫正,通过矫正,既是“逼”那些想发财的官员离开官场,也是让那些对官员职位职位充满不切实际期待的年轻人远离仕途,挤出“公务员热”和“当官热”虚假繁荣中的泡沫,让真正有公共服务情怀和能力的人走进来和留下来。
 
  一个社会,永远不会缺官,想当官的人比比皆是――缺的是有能力的好官。虽然不缺官,可官员的可塑性是很强的,好的制度能遏制坏人使坏,而坏的制度能让好人变坏。当下这场“以治标为治本赢得时间”的反腐败,终极目标就是为了构建一个“把权力关进笼子”的好制度,以制度规训和规范权力,以从严治党、从严治官去纯洁官场。腐败的恶果不仅仅是吞噬了党心民心,更重要的是形成了可怕的逆淘汰,有关系没能力的人往上走,没关系有能力的人被淘汰,正不压邪,歪风横行,好官被淘汰,导致“无好官可用”。反腐败也是为了打破这种逆淘汰,淘汰贪官提拨好官,让有德有能有为的好官走上重要领导岗位,让好官得好报,树立示范效用,让好官和正气占主流。
 
  永远不要担心反腐败会伤害官心,会导致无官可用。真正需要担心的是,如果不反腐败,会伤害民心。反腐部门千万不要被这种声音所绑架,那种靠腐败支撑的“官员士气”,绝不是真正的士气,而是破坏政府形象歪风邪气,是祸害国家、把公众推向对立面、吞噬执政党政治正当性的政治毒气。如果一个国家的官员士气需要腐败来支撑,那是非常可怕和危险的。可以放心大胆地腐败,肆无忌惮地把钱往家里捞,往海外转移,官僚阶层当然开心,可用腐败利益取悦了官心,把民心置于何地呢?腐败维护了官场畸形的稳定,却让民心尽失,贫富对抗官民对立,使社会成一个随时可能爆炸的火药桶。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绝不是在收买官心靠官员对政权的忠心支持就可以,而必须依靠广大民众的依赖和支持。
 
  无官可用是一个伪命题,失去民心后政府说什么老百姓都不信,“无民可依”才最可怕。习近平总书记谈到打大老虎时说过一句动情的话:“不是没有掂量过。但我们认准了党的宗旨使命,认准了人民的期待。”――掂量的是什么?掂量的也许就是“无官可用”和“无民可依”!
 
  本文转载自:人民论坛网,作者:曹林,《中国青年报》主任编辑、评论员
 
责任编辑:中国梦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5050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