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和爱心志愿者前往丰宁草原小学
千里送寒衣 孩子们不冷了

本报驻承德记者 张斌 文/图
河北之北,草原之乡,风吹草低现牛羊。这是一片美丽又贫瘠的土地,全年无霜期87天,年均气温2℃,恶劣的自然环境、贫瘠的土地使得大部分年轻人选择出外打工,而他们的下一代则留给了家里、学校。丰宁草原乡草原小学就是这样一所学校。
4月29日、7月10日,本报分别以《草原小学:我们想要一支鼓乐队!》和《草原小学:我们有自己的鼓乐队喽!》为题报道了草原小学的情况。5个月过去了,记者始终挂念着这所河北最北边小学的师生们,大雪封山,他们生活得还好吗?
12月15日,记者第三次踏上了通往草原小学的漫长旅程。
汽车“扭着秧歌”上坝
12月15日7时,天刚蒙蒙亮,记者与来自北京的爱心志愿者周先生、石女士从丰宁县城出发前往草原小学。因为上个月的两场大雪,原来一个半小时的路程现在要三个小时左右,而且经丰宁大滩旅游公路去往草原小学的路已经很难通行,只好绕道外沟门前往草原乡。
虽然路两旁的积雪依然未化,但是坝下的公路还比较好走,一上坝公路就成了白色的冰雪混合路,虽然车速保持在每小时40公里,但还是可以感觉到车在时不时地“扭秧歌”。
上坝时明明是难得的艳阳天,走了不久发现前方开始变得雾蒙蒙、模糊不清起来,“是起雾了吗?”记者不解地问。“不是,那是坝上地区特有的白毛风啊!”来接我们的草原小学的保安兼司机小于说,“你看路面上。”路面上不时有一阵一阵白色的“风”一缕一缕地横飘而过,原来是大风刮起了地面的积雪,打开车窗,寒风夹着细小的雪粒扑面而来。
一路上虽然揪着心,但好在有惊无险,10时30分,我们一行安然抵达了草原小学。
北京爱心志愿者千里送寒衣
同行的周先生是第二次到草原小学,第一次是考察,第二次他给草原小学的23位教职员工和345名学生每人送来了一件冬衣。
今年67岁的周先生已经须发洁白,15年来他始终在帮助着那些贫困的学校和学生,确切地说是他和无数爱心志愿者,周先生是他们的代表。“我过去一直在云南、贵州那边做志愿者,没想到河北还有这么困难的学校,尽管这里的条件可能比云贵那边要好得多,”周先生告诉记者,“我11月初第一次来,武志军校长带我走访了一些贫困家庭,一到冬天不少孩子会被冻伤,我就想让我们的团队给这些贫困家庭的孩子捐助一件冬衣,当时的想法是只给贫困生捐助,可是我的消息发出去之后,北京的爱心志愿者们非常踊跃,很快反馈回来可以把捐助范围扩大到全校;没两天又反馈回来可以扩大到整个草原乡……最后,北京爱心志愿者们的捐助惠及丰宁石人沟、杨木栅子、万盛永、王营和草原5个乡镇的2419名学生和219名教职工,捐款总额达26万元。”“我理解的志愿者就是发自内心、自愿地帮助别人,我们的所作所为能够有助于他人,有助于社会,”周先生在交接仪式上郑重地告诉在场的每一位学生,“志愿者做的事情其实不论大小,比如你的同学不会做这道题,你主动讲解给他听,这就是在做好事,这就是在做志愿者。你们愿意成为一名志愿者吗?”“愿意!”学生们清脆稚嫩的声音是那么整齐响亮,周先生顿时笑逐颜开。
陪着周先生一起前来的石女士是北京另一个爱心组织的成员,她是10月初来到草原小学考察,很快确定了3个帮扶项目:一是捐助28名贫困学生;二是用两三年时间资助草原小学的教师轮流到北师大短期进修;三是给每个班级捐赠一个图书柜。目前前两项已经实施。
“我们的教学质量全县第三”
“今天太冷了,没法用鼓乐队欢迎远道而来的各位志愿者,”去年刚到草原小学的特岗音乐教师季勇说,“我们鼓乐队的学生们已经会演奏两首曲子和不少鼓点节奏啦。”
特岗教师张秋红高兴地告诉记者,“前两年我们的房子可冷啦,坝上早晚气温特别低,晚上锅炉早早压炉,半夜暖气就冰凉啦,有时候不得不半夜起来烧锅炉,不然暖气管道就冻裂啦。学生宿舍也是,孩子们又小。今年加了暖气片我们可享福啦。”目前张秋红担任着一到四年级的科学课,因为师资紧张,草原小学的每位老师都是身兼多职,连校长也兼任着四年级到六年级的校本课程。“真诚地感谢燕赵都市报,感谢石家庄裕东小学、周先生、石女士等爱心单位和团队,在你们的呼吁下,在社会各界的无私捐助下,我们学校办学条件有了很大的改观,”“化缘校长”武志军由衷地说,“今年我们不仅有了自己的鼓乐队,这学期石家庄裕东小学又无偿为我们建立了网站,很快就要上线啦。这学期一开学,我们的学生一下子由上学期的260名增加到现在的345名,这是众多家长对我们的信任与支持。我们没有辜负社会各界对我们的无私援助,在今年的教学质量评比中,我们在全县25所小学中获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