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我们都来做一点吧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5050

[转载]邓朴方与“康华事件”

$
0
0
                邓朴方与“康华事件”

【邓朴方近况】邓朴方与“康华事件”

“康华”曾经闻名于海内外,因为“康华”与邓朴方的名字紧紧联系在一起。
1988年9月,国务院宣布对“流动领域”的公司进行清理整顿和审计。在惩治“官倒”的一片呼声里,“中国康华发展总公司”在当时著名的五大公司中首当其冲。
“康华”由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派生出来,目的是想拿企业养事业。
邓朴方说:“‘大康华’同‘基金会’脱钩,但公司赚到的钱还是要为残疾人办事,实际在财务上还是同‘基金会’有联系,根本的一条就是减轻国家对残疾人的负担。”
轰轰烈烈“大康华”
曾为“康华”公司发起人之一的王晓光(其父王延春,曾任湖南省委书记)说:“邓朴方找赵紫阳谈过几次。头一次谈,赵紫阳听完邓朴方的想法后,说:‘先不要成立大的了,你就把那个小的搞好就行了……把小的巩固住再说。’
“后来,‘小康华’确实搞得不错,邓朴方又找赵紫阳谈。这已是1987年初,赵紫阳同意了。由国务院办公厅下文,成立中国康华发展总公司……”
建“大康华”的方针是:以贸易为先导,实业为基础,金融为依托,科技为支柱。邓朴方同意这个方针。同时他考虑:“大康华”是个部级公司的架子,要撑起这个公司,必须有几位部长级的老干部。邓朴方首先想到了原冶金部部长唐克。邓朴方找唐克谈话,唐克果然像大老板。一米八的大个子,嘴里咬一支和他的体型很般配的粗粗的雪茄烟,一声不响地听邓朴方讲。
“嗯。”唐克从嘴里拔下那支粗大的雪茄烟,像抓了一支大笔似地挥挥,“最近,我正研究21世纪的经济走向。你们的想法很好,对头。”他将雪茄烟在半空中一戳:“行,为残疾人服务,我愿当这个董事长,争取把公司搞好。”
“我再给你推荐两个人,高扬文和周传典。”唐克推荐的这两个人都是他的老搭档,曾任冶金部副部长。
于是,“大康华”的领导班子便这样定下来:董事长,唐克;副董事长,高扬文;总裁,韩伯平(时任北京市常务副市长);副总裁,周传典(常务)等。
“大康华”成立时,国家投入1亿人民币,“小康华”及“康辉旅行社”带入7千万资产。中国康华发展总公司最初只筹建了7个二级公司,都是正局级。
在康华公司成立大会上,唐克、高扬文先后讲话。唐克说:“我讲了,总公司是管理型,我再给你们现在的工作制定一个方针,叫作‘跑部'方针。不是跑步,是跑部……”唐克那支雪茄在半空里书写,“部门的部,中央各部委,国家机关,都管着许多公司。但现在下文件了,要求脱勾。这些公司脱到哪里去?各部把公司交给谁?”唐克灿然一笑,将粗大的雪茄朝怀里画个弧圈,一只眼神秘地挤挤:“所以要‘跑部'。动作要快、要勤……”
唐克之后是高扬文讲话:“原来议定‘小康华'专攻外贸,我看有侧重是对的,但除此外,7个二级公司也可以做外贸。现在搞改革么,哪些行业适合康华做?说不准。所以要跨行业跨地区,允许业务范围交叉……”
“唐高讲话”,大政方针已定,“大康华”全面运作起来。天上地下,飞机火车,四面八方……
1988年3月正式拿到营业执照不足半年的时间里,“康华”便取得了令人惊叹,也令人愤懑的成就。
一直经营很好的“小康华”自不必说,就是刚挂起牌子拉起队伍的公司也可以自豪地报几个数字。
康华国际信托公司赢利700多万,康华国际租赁公司业务量达1亿多元。周传典拉人搞起的“金属公司”赢得500多万元。高扬文组织人马搞起的“矿业运输公司”也赢利500多万元。康华综合能源开发公司靠自己的信誉和关系便融资几千万元。
根据唐克提出的“跑部”方针,“大康华”的能人纷纷出动“跑部”。多数工业部委都把自己的企业和厂子拉出单子和计划,想在“康华”里搞一块自己的天地。高扬文更是雄心勃勃,与空军谈判,想把“联航”划入“康华”。
【邓朴方近况】邓朴方与“康华事件”
美国来了高级经济代表团,同“康华”谈判,想把C130飞机的全套生产设备迁来中国……
日本也来了高级代表团,找“康华”谈判,想在中国投资,再建一座规模相当于“宝钢”的大钢厂……
香港的甘维珍咨询公司也来找“康华”,介绍美国最大的IAB保险公司,想同“康华”合作,打开中国保险公司在大陆的一统天下的局面。
日本伊滕忠商社主动来找“康华”,主动表示愿提供10亿美元贷款,年利率4.5%,大大低于当时英国8%左右的莱波尔利率。
美国的最早与苏联做生意的哈默公司也来找“康华”谈生意。据说哈默见过列宁,这次提出想见邓小平。在“康华”公关部副经理杨壮生陪同下,他如愿以偿地受到了邓小平的接见……
“康华”的魄力是如此吸引人。仅打开半扇门,二级公司便从7个一下子猛增到60多个。“康华”的副业是如此兴旺发达:这60多个“鸡娃子”,有“自生”,没“自灭”,反而都在令人惊愕的极短时间里“长大了”,又“下了鸡蛋”,“还能孵出鸡娃子”。以至于“康华”总公司自己也闹不清有多少孙子辈的“康华”?
以至于社会上一些人惊呼:“你们这不成了康华共和国了么!”
“康华”就像施肥过多长疯了的庄稼。当它在成就的极峰上明光闪烁时,一些有生活阅历的人便已不安地想到那句至理名言———物极必反。
“康华”从极峰上坠落
一次,有关领导向邓小平汇报工作,谈到国内在香港办公司太滥,港人对此颇有微词时,邓小平简短说一句:“先从我们家开刀。”他指的是“康华”在香港的几家分公司。其实邓小平这句话主要证明了两个问题。一个是凡事首先律己,再一个就是邓朴方与“康华”不容置疑的联系。邓朴方退出了“康华”,却又与“康华”有斩不断的联系,矛盾便由此发生。
“康华”都发生了哪些问题呢?……
比如有关部门反映的“‘家耗子’倒卖石油”。“家耗子”叫郑浩,曾任石油部总调度长、储运局局长。他是由唐克动员出来,出任“康华”所属的综合能源开发公司总经理。他到“康华”,一分工资也没领过,他说:’给残疾人办事怎么能要钱?”
郑浩作为储运局局长,对石油部情况很了解。石油部有批罐底油,是抽走油后残留罐底的油,质量差,平时扔也就扔在那儿了。如果变废为有用,这批罐底油的生意做好了可以有几千万元的收益。
可是,他犯了一忌。俗话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他曾在石油部任过总调度长,又把生意做回石油部,立刻引起反感和看法。受到一片指责:“家耗子,偷油吃。”
第二笔大生意更显出他精明能干,可也影响更糟糕。石油运输一直是个紧张问题。他马上看出这里有生意可做。他靠借款和融资,搞了40节油罐车,与齐齐哈尔铁路局联营做运输。每节油罐上印了“中国康华”4个大字。伴着列车的隆隆声,老百姓的议论也“隆隆”不休。
比“家耗子”问题更严重更有根据的还有“劳务案”,“走私汽车案”、“套汇案”、“偷税”及“贪污”……
事后查明,以上问题有的是属于代人受过,如“走私汽车案”、“劳务案”;有的是属于定性不准,如“贪污”、“偷税”、“套汇案”,等等。
实事求是讲,老百姓对“康华”的议论许多与事实有偏离,但国务院对“康华”进行清理整顿和审计,却是有根据有必要的正确之举。若没有此举,难免不滋生,腐败真正的大案要案也就很可能会在“康华”发生了……
(摘自《邓朴方“下海始末”》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权延赤/著)
作者:张虔

    近日,在地摊上淘了一本旧书,看了很有意思:

    邓小平等同志还视察了哈尔滨、长春、四平、沈阳四个市的民办工厂,听取了在城市试办公的汇报。小平同志指出:城市公社必须办。全国农村正逐步公社化了,城市不能落在后边。城市公社办还没有经验。向共产主义过渡,包括很多内容,例如建立教育和劳动相结合的教育制度;干部参加劳动,消灭资产阶级法权的等级制度;生活供给制;树立共产主义的劳动态度等等。但目前首先应该把生产搞起来,使城市人力各尽其才,物力各尽其用。他说,在城市中,可否以一市一区为一公社,请各省市同志考虑。城市公社的所有制,最初可有三种形式,即集所有制,全民所有制,和集体、全民结合的所有制;但是归根结底,城市公社总应该尽快地实行全民所有制,一些民办工厂,如果一开始就能实行全民所有制,则不必经过集体所有制的过渡形式。城市公社的分配,也可以先采取不同形式,以后再逐步统一。大的国营企业,财务和生产计划仍然由国家统一管理,但在企业分成和劳保福利费中,可以抽出一部分交公社支配,由公社统一安排企业职工的生活福利。他说,以上意见,只是作为建议,请各省市具体研究。

    小平同志详细询问了四平市的情况。四平市地方工业发展很快,到第二个五年计划末,除开国营和省营企业外,市营和民办工业的总产值可能达到12已到15亿元,如果以百分之十几或百分之二十用作分配,全市每人每月即可收入100多元。该市粮食、蔬菜和肉类也可能完全自给。全市13万人口,除老弱和学生外,绝大部分都参加了生产,领取了工资。根据以上情况,小平同志认为四平市已具备了组织市公社的条件。他指示市委迅速作出一个规划,草拟出公社章程,在群众中进行酝酿,并建议吉林省委在此试点,取得经验。

    邓小平同志说:在全国范围内,整风虽然已经结束,但在个别省区和个别企业中,凡是整风不深不透的,都必须继续发动群众大鸣大放大辩论,把整风进行到底,并用群众运动的方法来推动生产和工作的大跃进

   (新华社消息:“邓小平同志在东北地区视察” 1958101日“人民日报”)

何新:中国精英“深改攻坚”的最终目标

作者:何新博客

    精英鼓吹“深改攻坚”,他们究竟要攻什么?

    精英们最近频频发声,称改革遭遇阻力面临停滞,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面临“刺刀见红”的攻坚战。因此必须以“倒逼”手段深化改革,包括用“经济危机”倒逼改革,用外部的“TPP”倒逼改革,“用小康目标的加速实现”倒逼改革,然后用经济改革倒逼政治改革,等等。

    在这些血淋淋的吓人语句背后,精英们到底想说什么?他们所说的深水区和攻坚堡垒到底是指什么?所谓倒逼,这个古怪的新词,应该不是逗逼,意思无非就是威胁和要挟——那么他们所要倒逼的改革根本目标究竟是什么呢?

    有意思的是,对此,精英们一直讳莫如深,吞吞吐吐,从来没有直截了当地说出来过。

    所谓图穷匕首见。作为一个下愚之人,就让我来试试能不能替你们简单明白地说穿一切吧:

    一、经济改革的深水区和待攻坚堡垒

   1、土地彻底私有化,通过货币化,剥夺农民

   2、让国企碎片化,然后彻底私有化,关键领域外资控制

   3、银行私有化,中央银行去国家化

   4、人民币国际化,实现货币资本项目的自由兑换

   5、证券市场外资化。即消除一切国家主义的防护壁垒,实现内外全部金融市场的完全自由融通,让金融共济会以及金融大鳄们能够放手自由运作

   6、国家、政府彻底退出经济管理,废除国民经济的概念,把全部经济活动交给自由市场中的“看不见的手”控制

   二、政治改革的深水区和待攻坚堡垒

   1、废除现行宪法,重新修宪,建立最高宪法法院,实现宪法至上的宪政

   2、改变现在的执政党的统治地位和转移权力

   3、军队国家化

   4、去共化,多党化,轮流执政

   5、农村地主化,建立乡绅政治(所谓乡贤统治)

   6、城市社团化,扶植民间力量崛起,由财富寡头和精英联合统治

   7、最终建立富豪治国的寡头伪民主体制

    为此,意识形态要反对“二民”,即反对民粹主义——包括群众路线、大众民主主义(真正的民主)及民生主义,反对民族主义(即国家主义)。

   民粹主义的对立面即精英主义,民族主义的对立面即全球化主义。

    总之,最终目标就是通过攻坚彻底解构现存的经济政治制度体系,使之通过一系列震荡和动乱,达到碎片化,最后融入全球金融共济会主导下的新世界体系。

    某富豪精英最近信心满满地放话说,中国已经没有走回头路的可能,中国处在大变动的前夜——就是指这场将翻天覆地的闯关攻坚吧?!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5050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