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台军售对两岸关系的实质性影响已经大大降低
中国军情:美台军售难掀巨浪 南海潮涌危机四伏
2015年12月17日,台湾向美国採购的首批3架UH-60M“黑鹰”直升机运抵高雄港70号码头,并在飞往台中清泉岗基地前进行起降测试。
12月16日,美国政府正式宣布决定向台湾出售价值18.3亿美元的武器,以“帮助台湾维持足够的防卫能力”。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麦基比(David McKeeby)称,这次出售给台湾的武器装备包括2艘“佩里”级护卫舰、“标枪”反坦克导弹、“陶”式2B反坦克导弹、“针刺”导弹、AAV-7两栖突击车、以及枪支和弹药等其他装备。
自马英九2008年上台至今,美国布什(George Walker Bush)政府及奥巴马(Barack Hussein Obama Jr.)政府合计提供对台军售总额超过183亿美元,2014年年底美国国会还通过移转若干艘“佩里级”护卫舰的法案。
此次美国对台军售项目大多为经过升级的装备和武器,虽然种类众多、功能齐全,但并未包括有先进喷气式战斗机等装备。由此可见,奥巴马及其团队并没有兴趣处理台湾战机现代化问题。台湾目前有144架F-16战机,有必要再增购新战机,度过目前到2020年采购第五代战机的阶段。有分析称,台湾空军需要24至32架F-16C/D,至于台湾采购F-35在政治上和财务上则绝无可能。
美国对台军售一向是秉承维持两岸军力,助力台湾防范大陆军事威胁的原则。但随着大陆实力的全面提升,美国对台军售的“正面”作用也日趋降低。而入台的美国军械问题频出且设备老旧也一直为台湾民众所诟病,更自嘲自己一直在充当“冤大头”,向美国购买武器也只是在“交保护费”而已。联系大陆空军近期购入苏-35对其空军实力的提升,此次美国的对台军售对台湾实力的提升是毫无帮助。而这对未来两岸和平发展而言,也同样是毫无益处。
视线转向南海。12月18日,美国国防部发布消息称,2架美国空军B-52轰炸机再次赴南中国海执行例行飞行任务,其中1架飞进华阳礁上空2海里范围内,并表示“五角大楼正调查军机会如此接近岛礁的原因”。美军称:“相关的飞行路线并不是有意的。”
美军B-52轰炸机最近一次闯入南中国海发生在11月8日深夜至11月9月凌晨,当时2架美军轰炸机在南海的“国际空域”飞行,但并未飞入中国在南海施工的岛礁周围12海里上空。B-52战略轰炸机是美国空军的主力轰炸机,代号“同温层堡垒”,最大航程为16,000公里,最高飞行高度为16,700米。该机为可携带核武器的美军战略轰炸机群核心机种。
强大的军事力量是美军在南海肆无忌惮的主要原因
在中美博弈日趋激烈之时,作为美国盟友的澳大利亚也突然对南海表现出极大兴趣。澳大利亚国防部12月14日证实,澳方战机曾在中国南海争议岛礁执行例行巡视任务。在此之前,BBC曾曝出消息称,澳大利亚P-3“猎户座”海上巡逻机正在南海中方控制岛礁上空“巡逻”。澳大利亚军方称,依据《国际民航公约》与《联合国公约》规定的海洋法,澳方飞机可以在这一地区“自由航行”,此举意在维护地区安全。
消息称,澳大利亚有军机已于12月初在南海执行了“航行自由”飞行任务,“飞越了南海争议岛屿上空”。BBC记者在菲律宾民用飞机上听到澳大利亚军方无线电向中国海军呼叫,表示自己正在“行使自由航行权”。微信号:chn007cn 澳大利亚国防部随后证实了这一消息。这表明澳大利亚军方确曾派飞机靠近中国岛礁,这无疑是澳方对中国的某种挑衅。
国际军情:美军“大力神”宝刀不老 日本“闪电II”诡计多端
2015年12月11日,位于美国佐治亚州的穆迪空军基地内,美国空军第71救援中队接收一架全新下线的HC-130J“大力神”救援支援飞机。这架“大力神”也是第2,500架C-130。
1956年,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向美国空军交付首架C-130A,到目前为止已有68个国家和地区装备了该种飞机,累计飞行时间超过2,200万小时。其中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生产的C-130J“超级大力神”已经累计飞行超过130万小时,装备了16个国家。第2,500架大力神是一架HC-130J“战斗王II”救援支援飞机,序列号13-0782。
C-130“大力神”是用途广泛的驮马
C-130可在前线简易机场跑道上起落,向战场运送或空投军事人员和装备,返航时可用于撤退伤员。改型后用于执行各种任务,用于电子监视、空中指挥、控制和通讯的型别有EC-130、EC-130Q等;此外还有搜索救援和回收型、空中加油型、特种任务型、气象探测型、海上巡逻型及空中预警型。
正如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所言,“‘大力神’是无与伦比的全球性飞机和用途广泛的驮马。”该架飞机的交付代表C-130机队继续保持规模,持续在世界各地发挥作用。
关注的焦点依旧来自空中。由日本本土生产的首架F-35隐形战机已经开工。12月15日,日本开始在名古屋展开F-35战斗机的生产工作,多家日本公司都将深度参与其中。情报称,日本已被批准自行生产编号为AX-5的首架F-35战斗机。12月15日,日本企业在本土开始将F-35战斗机的机翼、垂直尾翼与机身接合在一起,“这是里程碑式的重大事件”。
依据美国与日本达成的协议,日本将拥有42架F-35战斗机,其中前4架由美国负责生产,预计最早2016年交付。剩下的38架则授权日本在国内组装。由日本企业自行组装的第一批F-35将于2017年正式进入日本航空自卫队服役。
F-35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隐形战机之一
不同于以色列、挪威等国直接采购的模式,日本在采购美制F-35战机时特别强调了要求日本企业参与生产。其中日本IHI集团将承担本土组装的38架F-35战机发动机涡轮和风叶等17种最重要的零部件制造,其余多家日本企业也参与到电子设备等零部件的生产中。日本防卫省希望此举不但能让日本企业更深入了解隐形战机的制造工艺,为日本自行研制隐形战机奠定基础,同时也希望与美国合作继续生产F-35组件,出口其他国家。
F-35战机可承担争夺制空权、对地攻击和电子压制等多种任务。日本防卫省认为,F-35的最大优势是空中态势感知能力,能加强美国和日本武装力量之间的互通性,使美日战机“心灵相通”。更为重要的是,日本希望用F-35对抗解放军歼-20、歼-31等新一代隐形战斗机。
(子默 撰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