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我们都来做一点吧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5050

[转载]青朴山:开始步入狗血剧情的万科争夺战:《七种武器》,一种结果

$
0
0
青朴山:开始步入狗血剧情的万科争夺战:《七种武器》,一种结果

万科争夺战明显已经开始进入狗血剧情阶段,各种扒王石私生活、扒姚振华发家史、扒宝能与安邦关系,各方利益纷纷的发声,非常完美折射了一个现代中国商业社会的众生态。

 

《七种武器》之霸王枪

 

《七种武器》为著名武侠小说家古龙代表作,共分为六个故事:长生剑、孔雀翎、碧玉刀、多情环、离别钩、霸王枪,七种武器非一般江湖武器,件件精妙绝伦,令人闻风丧胆。七种武器出手,江湖一片血雨腥风。

 

野蛮人强上万科的大戏,无疑是七种武器的翻版。

 

最先上场的无疑是霸王枪,使用者:姚振华,一个非常低调,据说靠炸油条、卖蔬菜起家的潮汕商人。

 

我们先简单回溯一下这场争斗。从今年1月起,宝能系旗下前海人寿及其一致行动人钜盛华开始买入万科A,到710日持股比例达到5%,开始举牌。在增持到10%的时候,王石见了宝能系老大姚振华,明确表达了反对宝能控股万科的做法,但,然并卵。1210日,深交所向钜盛华发出关注函,继续然并卵。在大大方方回复了深交所的征询后,宝能系把战场转移到了香港,于1211日在香港市场继续买入约7864.2万股万科H股股票。截止1211日,宝能系共持有万科约22.45%的股份,牢牢占据第一大股东宝座。这场争夺战,宝能系一共花费245亿人民币,动用了非常激进的杠杆计划,包括保险资金、融资融券、收益互换、基金公司资管计划以及有可能的股权质押等融资方式。

 

被王石称作“门口的野蛮人”,用硬上弓的霸王枪干净利落赢下了第一局!

 

但能不能笑到最后,殊未可知——曾经横扫欧亚,看起来强大到不可战胜的蒙古人,在中国的统治历史,也只有短短97年,是中国历史上最短命的朝代之一。

 

《七种武器》之多情环

 

这个武器的使用者:王石,万科的创始人,董事长,也是精神领袖。但,他最大的问题,是他在万科没有股份——1988年万科股改时,王石放弃了股权。包括其他高管,比如郁亮也是无股人。万科是一个职业经理人话事的,依靠制度、团队发展的中国最大地产公司——这是万科最大特点,亮点,也让万科这些年风风雨雨做到了中国地产老大。但这点却也是万科最大软肋,是万科的阿喀琉斯之踵。

 

所以,王石能用的武器只能是情——所谓的刷人格魅力,刷人脉与朋友圈,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以靓丽的公司发展、壮大做背书。

 

这种武器名为“多情环”。

 

很多时候,这个武器是有效的,至少过去这么多年,万科股权分散、没有实际控制人,也都安然无恙过来了,虽然也曾经发生过1994年君安证券张国庆横刀立马逼宫的险境,但也有惊无险。所以当股价13元左右时公司号称回购100亿,但最后也只做了几个亿——因为,万科管理层一直都不是靠股权来说话的,并不认为股权有多重要。

 

但过于自信的万科管理层忘记了一个基本问题:情理与商业逻辑,有些时候是矛盾甚至不可共存的。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中国最赚钱领域的最大公司,竟然没有实际控制人——这如同饱受边塞风沙之苦,却有强大铁骑与弓弩的蒙古人,永远会惦记江南杭州有小巷烟柳,有美人如水一样——惦记、惦记、惦记……

 

南宋有当时全世界都最开明自由的政治风气,以及最发达的商业、文化与令人艳羡的财富。南宋在国家的发展上没有任何可指责的,错只错在它没有修筑好保护自己女人的厚重围墙。

 

蒙古人当然也没有错,虽然他们摧毁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把华夏文明拖后了至少500年。但在中世纪冷兵器时代,弱肉强食是最合法的商业语言和逻辑——那个时候并没有法。

 

多情环武器有无作用,暂无证据。但从目前各方反应看,真不乐观。最起码,证监会置身事外了:


 

《七种武器》之离别钩

 

宝能不是蒙古军,王石也不是南宋,但多情环这个武器这次明显难以凑效:

 

1、在崇尚“Money talking”——钱说话的商业社会,尤其中国股市,中小股东并无遵从道德高地的自我约束与动力。多数人是在把这场股权争夺战当做了一场狗血剧在观摩,一边享受着眼前的股价上涨。网上最经典的评论是“你抢了年轻人的女朋友,年轻人抢了你的公司,时间花在哪里,成就就在哪里——致王石”。这是在拿王石的私人生活说事,恶劣与否撇开不论,反映的却是很多人“但求钱财,不论风月”的态度。下面这段网上评论截图,应该代表了不少中小投资者的态度。


所以,王石的“中小股东才是大股东”的判断或许没错,但这名大股东到底站在谁那边,很难预料。

 

2、华润这次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股权差距太大了,华润只有15.29%,离宝能系22.45%差了7.16个点,而按18日停牌价,万科的一个点代表着,在A股需要26.99亿人民币,在H股需要21.15亿人民币的巨额资金。此前,8月份宝能系首次超越华润时,后者斥资约5亿元,连续两日买入万科近4000万股,增持万科股份至15.29%,重回第一大大股东位置,数亿增持行动仅增加0.5%股权,方实现超过宝能系0.25%。然而,在宝能系持续大举增持之后,华润再次施以援手的可能性已经大大减少。宝能系与安邦新一轮的举牌,用的都是投保人的钱,实业公司根本无法相比。

 

作为一个宋林等掌门人出事不久,又没有保险资金做后盾,同时决策效率和决心远不可能与一个有备而来的民企相比(野蛮人身后明显不乏高手,从这次股权争夺方略看,相信也沙盘推演了n次了)的华润,这7个点的差距,基本就是天堑。

 

所以,武器进入第三层次:离别钩——直接断、舍、离。

 

1218日中午,深交所在下午1点开市前,突然发布一份公告:因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正在筹划股份发行,用于重大资产重组及收购资产,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的有关规定,经公司申请,该公司股票(证券简称:万科A,证券代码:000002)自20151218日下午1300起停牌,待公司刊登相关公告后复牌。

 

这是一步狠棋,用一个市场大侠的评价:今天中午这招可谓实质的动作,这样一来,故事就有得看了。

 

首先这起码阻止了宝能进一步增持计划,也为万科现有管理层出去找钱赢得了充分的时间,万科管理层就变得更加主动了。定向增发,给谁不给谁,董事会具有很大决定权。大概率上,增发对象或是华润或王石其他友军。总之,通过注入资产方式,王石阵营的控股权将大大增加。

 

而且,也是最最重要的,定向增发的价格,会远低于目前市场价。相比之下,宝能系使用很高成本且加了杠杆的资金,在市场上通过高价购买方式。而且股票一停牌,买的资格都没有了。“如果万科半年都不复牌,不知道他们能不能扛得住?”微信号:chn007cn

 

当然,这个武器能不能行得通,取决于:

 

1、  有无好的资产注入。没有好的资产,中小股东不会同意增发方案;

 

2、  能不能顺利找对有资金实力的盟军。拖,是拖不下去的,因为股价长期停牌,中小股东一样不答应。

 

所以,离别钩这个武器,只是争取了时间,暂无法决定胜负。要想决出胜负,仍需其他武器的配合。

 

《七种武器》之孔雀翎

 

这是一种带毒武器,使用不好,伤人也可能伤己——也就是市场揣测的毒丸计划与自残计划。

 

“毒丸计划”曾经是很多海外上市中概股的救命稻草,前有新浪对抗盛大,后有爱康国宾狙击A股土豪江苏三友。但那是海外,在中国,毒丸计划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就算你想吞,也没药可卖——根据现有的法律,如若要实施毒丸计划,万科需要在董事会层面审议通过,再提交至股东大会进行审议。宝能系已持股22.45%的比例,远超华润的15.29%,基本没可能在股东大会通过。

 

至于自残,这个理论上可行的——在回复深交所1210日的问询函时,宝能系钜盛华承认,使用了7个资管计划共计96.52亿元,自有资金为32.17亿元,这意味着杠杆达到了2倍。而上述计划均将计划份额净值0.8元设置为平仓线,这意味着,如果万科股价下跌超过其平均买入价的20%,钜盛华需要追加保证金,不然资管计划会被强制平仓。

 

自残的核心逻辑是:掐断宝能系现金流!

 

怎么让万科股价跌?

 

第一,强砸。说服二股东华润狂卖股票。反正目前万科股价较NAV溢价50%以上,卖了也赚,一路砸到宝能爆仓;

 

第二,做烂基本面。让万科业务一落千丈,甚至威胁整个职业团队辞职。

 

江湖真正高手从不用带毒武器,王石当然更不会。最关键的是,对于有备而来,且来势汹汹的宝能系,砸股价,是否等于拱手彻底让出拱手支配权?

 

这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武器,如果没有把握“后生”,死地当然不入为好。否则,看似毒丸,实则给对手嘴里塞肉。

 

当然,如果万科管理层能借力,以某种不伤己的方式,掐断宝能系现金流,则大功成矣!

 

《七种武器》之碧玉刀

 

碧玉刀这种武器的优势是:太极般飘柔,泄蛮力于无形。

 

简而言之,就是拒宝能于董事会之外——让其身为第一大股东,但有名无分,无实,无权。

 

以万科分散的股权架构来说,真正的决策权力紧紧攥在董事会手中,因此这场交锋核心战场必定以掌控董事会为中心。华润持股比例15.29%,与万科管理层关系密切的刘元生持股比例1.21%,万科盈安合伙持有的4.14%,三者合计20.64%,与宝能系22.45%的现有持股比例差距并不大。只要万科能够争取足够多的中小股东支持,自然能将宝能系排斥在董事会之外。这也是为何王石在1217日的内部讲话中称“中小股东就是我们的大股东”的原因。

 

这是一种最漂亮的玩法,但也是难度最大的玩法之一:股灾和地产行业的疲软令万科股价在本轮牛市里的表现乏善可陈——对多数唯利为大的中小股东而言,万科过去的辉煌成长与未来的长期梦想,都显得过于单薄——下面这段话也是网上的随意截取:

 


当然,稍微理性的投资者都知道这样的逻辑经不起推敲——这种逻辑很简单,大家都看钱,有钱就是大爷……但王石要真看钱,有的是机会和方法把持控股权。为什么万科是好公司?正因为万科是中国少有的,治理透明,具有现代管理理念的公司。管理层,大股东,都是真正在做事业,而不仅仅是整天想着怎么控制公司,绑架股东,玩弄市场。也正是因为大多数的市场参与者都仅仅看钱,看眼前的钱,所以,才使得中国的股市一直在怪圈里打转、弄虚作假、内幕套现。整个市场上,有多少干净透明,治理健康,管理现代的上市公司?……直接说别跟钱过不去,或者仅仅考虑赚眼前钱的角度,这种论调和观念,是危险的。

 

王石要想离别钩武器不作废,就必须令碧玉刀生效,这是唯一出路,就如他昨天的说法——中小股东会站在我们这边,客户会站在我们这边,要求透明、规范、守法的社会秩序会站在我们这边。

 

《七种武器》之长生剑

 

如果一定要我投一票,选一种武器,我选长生剑——这是七种武器中最牛掰的武器,人人都渴望永生。

 

所以,这场看似繁杂的争斗,最后其实必然只有一个结果:短线投机者走,长线投资者留。

 

大股东管理还是公司管理层管理好,这个本就是难题,也是企业治理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我只知道,没有王石和后面管理层的努力,就没有现在的万科。从宝能狼性十足,操纵资本的风格看,我见不到数十年如一日,实干企业家的影子。说资本家,倒是合适的。中国不缺这样玩资本的大佬。但是,恰恰,缺的就是像王石这样有胆略,有气魄,有情怀的企业家。正是万科管理层分散股权,强调管理的理念,才有了现在的万科。没有王石、郁亮和后面的管理层,万科也就是多如牛毛的中国房地产公司之一,不对,是这么多眼花缭乱的中国上市公司之一,有何可说的呢?

 

和真正国际实业大佬比,我们很多老板,只是有点钱的小土豪而已……

 

正因为万科管理层没有股权,所以他必须把公司做好,而且要一直做好,不会始乱终弃,他们是长线投资者。

 

其他方,短线投机而已,很难、很难做到不始乱终弃。

 

不要相信改朝换代方给你的暂时甜头与承诺——陈胜、吴广、太平天国都承诺过揭竿皆兄妹,耕者有其田。无数人参与了他们的队伍。

 

但最后,你知道都发生了些什么。

 

延伸阅读

 

万科宝能之争,到底是谁不地道?

 

作者:吴小平

 

来源:波音大飞机

 

昨天,王石的反击乍一看石破惊天:“我不喜欢你,你走。“

 

但发言内容真的有点不太地道。

 

王石说,和姚老板的第一次见面,是在第三方办公室里,并且话不投机

 

话不投机就罢了,您又何必把当时对话和盘托出给公众呢?由于没有第三方佐证,好好一商业事件,立刻成了财经八卦。

 

这毫无疑问是一场私密谈话。

 

姚老板通过中间人,约王石谈谈,交流下后续合作想法。

 

作为第一大股东,和拥有小额股权的职业经理人约见,怎么看也是给面子。结果,姚老板的形象,在王石谈话中差点意思。

 

最神的一句是,王石说姚老板“挺健谈,有点收不住嘴”。头回见面,人家对你话多,怎么看也是坦诚、直率、不阴。但这话一旦传给了公众,就不定别人怎么理解了。把这私密谈话捅出来(大家并不知道王石传达得是否准确),那以后姚老板还怎么和万科管理层沟通?断绝外交关系,只会使得邻国一步步走向刀兵相见。

 

王石攻击万科第一大股东的“信用不够”

 

这种评价,真是有点出格了。人家潮汕人是资本市场后起之秀,信用评级也许略低。但不是信用破产啊。人家能开大型保险公司,您觉得人家lowlow到哪里去啊?退一万步说,翻尽大陆法条,衡以公序良俗,也没规定信用评级低于你万科的企业不能入主万科啊。贝卢斯科尼的形象是差一点,但米兰俱乐部也没有勒令大股东走人啊。万科不是一向号称要做中国的第一“企业公民”,那点多年作秀积累的高大形象和宽厚风范,可惜了。

 

别忘了,万科也是苦出身,当年只不过是日本索尼电器的一家代理商。

 

索尼品牌当时如日中天,全球第一,万科当时的“信用评级”是多少?但索尼并没有瞧不起你万科,不也给你攀龙附凤的商业机会发展了吗?

 

王石说要维护中小股东权益

 

中小股东和你王石吃不上饭,说不上话,也没机会和你去爬珠峰,他们的最大利益,就是股价上涨。在2015年整个超级牛市过程中,万科股票基本没涨,顶多算是死水微澜,这算维护哪门子的中小股东利益?

 

相反,人家潮汕人给万科股票带来的,是真真正正的好处。

 

宝能夺取万科控制权的商业行动,创造了万科市值的历史最高峰,创造了万科股价的历史最高峰,哪个中小股东不感谢宝能集团?王石可以随意试打一个持有万科股票的公募基金经理手机,问问他们是不是真心感谢姚老板。

 

中国上市公司中小股东的交易换手率极高,万科也不例外。

 

大家都是逐利而来,没有哪个股东死心塌地忠于谁,除非能给他带来直接利益,所以,不要没事儿就站在“维护中小股东利益”的道德高地上。至少到现在为止,对万科绝大部分股东而言,姚老板没有干出任何值得指摘的不良行径。

 

王石说潮汕人“卖万能险”,“短债长投”,有风险,所以不欢迎

 

这几句话通过媒体广发散播,有很强的误导性。

 

做金融,哪个不是以小聚大,哪个不是以短促长,哪个不是滚动发展?保险公司发行万能险,天经地义,市场确实有大量此类理财需求,前海人寿吸纳部分没有投资能力的储蓄资金,以保险通道投出,追求略高的稳定收益,保监会也有正式批文同意,这有什么问题吗?

 

万科作为大型房地产企业,不发短融吗?不发超短融吗?不发中票吗?不发信托吗?这里面哪个不是“短债长投”,哪个不是滚动融资?静修庵小尼姑新剃的头皮,和尚动得,阿Q偏偏动不得,王石的逻辑太粗鲁。

 

更何况,前海人寿的万能险产品并不“短”,比绝大多数保险可比竞品要长很多。以前海人寿四号聚富理财产品为例,前三年惩罚性退保费用为5%4%3%。也就是说,对于绝大多数前海人寿万能险投资人而言,产品持有期至少为3年,这比正常地产信托投资都长很多。

 

前海拿这笔钱的一部分,投万科上市公司股权,寻求分红或股价上涨,有什么问题吗?

 

王石说,“现在说野蛮人,还算客气的“,无非“孔武有力,来势汹汹”

 

看来,这可能涉及读书略少,望文生义。

 

《门口的野蛮人》是一本描写华尔街兼并收购(M&A)攻防战的经典商业书籍。

 

此书描写了明星公司RJR 纳贝斯克(美国最好的烟草和饼干公司合体),被公司CEO约翰逊、希尔森(已倒闭投行雷曼兄弟之前身)、全球最知名股权投资基金KKR和投行第一波士顿等竞购的过程。

 

不在金融行业的人,总以为“门口的野蛮人“是个贬义词。

 

其实,这是一个描写明星公司管理层如何多吃多占、剥削公司,侵害股东,最后竟然妄图低价买下公司的故事。竞购行至终局,即使CEO伙同投资银行出价更高,但公司董事会依然决定把控制权卖给KKR基金。因为公司上下全部认清了CEO以维护公司之名,行出卖公司之实的恶劣行径。

 

哦,故事里真正的野蛮人,是公司CEO约翰逊。

 

因此,拿这本书,拿这个书名来讥讽并购者,其实是暴露了自己并不真正了解这个特定金融名词的特殊含义。有如使劲儿投掷澳洲回力镖去伤人,结果飞回伤己。

 

总体而言,此次王石谈话,看似高屋建瓴,成竹在胸,其实无论于情于理于事实,值得推敲商榷的地方太多。

 

毫不夸张的讲,本号再写10条驳论也没问题。可惜,驳论质量如何并不重要,关键是本号一点也没有读出万科主要管理层(还不好说万科管理层其他人员对姚老板的内心真实态度)愿意与新的第一大股东合作,共同推进所有股东福祉之深意,这怎么也算是一个上市公司管理层的本职工作吧?

 

那话啊,满篇是不屑,通盘是批判。

 

好吧,至少大家可以得出结论:大股东和管理层严重不和,这无论如何不利于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好东西,也得糟践了。

 

刚才看到一篇关于猜测王石将抛出毒丸计划的文章。

 

可惜文章只是热闹。

 

什么是毒丸?涉及毒股(给既有股东大量送低价认股权证,确保随时稀释敌手股权)、毒债(借一屁股债吓唬人,算是自残退敌)、毒人(管理层大家同进退,让收购者无法一一攻破)。

 

可惜,无论是是新浪喂毒丸给盛大,还是爱康国宾喂毒丸给江苏三友,这全是美国上市公司案例。这种自保措施,连在英国都是非法的。毒丸是个在法律上和实效上具有严重争议的自私条款,中国资本市场监管者既没有批准过,也不会同意上市公司布局此类防御措施,否则将在资本市场引发严重混乱。毒丸毒丸,大家只是替王石白操心而已。

 

此文还进一步猜测:王石会邀请华润地产入局,并且半价卖股给友军,稀释姚老板股权。

 

作者太天真了。

 

前(海)万(科)大战已打到这个程度,市场上谁还不明白谁准备干什么?

 

万科的公告确实提及“重大资产重组”和“收购资产计划”,这非常可能涉及定向增发事宜。如果属实,最后当然必须通过股东大会批准。如果王石真的准备超低价卖新股给管理层友军华润,那么华润必须回避投票,剩下的股东谁也不傻,没有特定好处,谁会答应超低价卖货给特定股东?可是,如果付出好处太多,华润集团从自身利益考虑,能同意王石一个什么样的救急方案?

 

在华润之外,就算找到几个白衣骑士,无论是考虑历史均值,还是观察最近涨幅,万科的股价可真心很高了。白衣骑士也得想想,万一姚老板真准备赚钱走人,砸盘套现,那就算定增打9折,锁定跑不了,那白衣骑士们也很惨吧?如果万科事后酬谢小白们,那这钱谁出?还是中小股东吧?大家想清楚。

 

总之,凡事得公平,如果是一个不利于大多数股东而只利于管理层打退姚老板的提案,万科绝大部分股东肯定不会举手同意。

 

其实,站在华润领导的角度,其所持万科股价最近已几乎翻番,高兴得开香槟都来不及。有什么逻辑一定要全力抵挡姚老板?反正当万科多年第一大股东期间是沉默股东,根本做不了王石的主,那么如果姚老板入主万科,华润继续当沉默股东又如何,挣钱就好。前任华润大领导的事情大家都已知道,继任者是否还愿意和王石保持原来的默契关系?问号多多。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5050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