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不是培养出来的而是使用出来的!
-----某单位请我评估它们着力培育更多高层次青年人才基地的感慨!
汪华斌
昨天接到某朋友的邀请,说要我去评估某单位培养高层次人才基地;原来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会见中国博士后青年创新人才座谈会代表并发表重要讲话后,我们全社会都在上行下效培养人才。也正因为如此,所以今年毕业的博士也都是自谋职业的主力军;但在全社会重视人才的环境激励下,各单位负责人纷纷表示自己是爱才的开明之人;因为李克强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对我国博士后制度实施30周年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向全国博士后青年创新人才表示问候;向为博士后事业作出贡献的人们表示感谢!所以各单位负责人纷纷效仿,因为我们社会的积极态度就是紧跟领导的步伐。
我们看到李克强说:“30年来,在各方面高度重视和共同努力下,博士后制度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博士后群体已成为国家创新型人才中的一支骨干力量。目前,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工作站覆盖全部学科门类和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领域,广大博士后活跃在经济发展、社会事业、科学研究、产业升级一线,作出了独特贡献”。李克强指出:“我国最大的国情是人口众多,最大的优势是可以培养全世界规模最大的人才队伍。‘十三五’时期,我们要有效应对发展面临的能源资源和环境等刚性约束,提高全要素劳动生产率,在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抢占先机,实现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都必须把创新驱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多依靠人才资源支撑,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增强发展新动能,在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推进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
然而可惜的是我们这些年并没有看到人才成为全社会抢夺的资源,倒是到处如同批发垃圾一样胡弄大学毕业生;试想如果我们社会真的是依靠人才,难道大学生到农民工岗位就是英雄辈出的舞台吗?事实上我们看到没有哪个大学生在农民工的岗位上成为了院士,也没有见到哪个大学生在农民工的岗位上创造出国际成果。同样我们知道国企是相当多中国人才的舞台,然而下岗出来的8000多万人没有见到一个成才;难道下岗的人员中就没有一个是人才吗?要知道管理学上讲,世界上没有无用的人才;垃圾都是放错位置的人才。然而下岗使我们社会8000多万人成为了垃圾,这难道是人才辈出的年代吗?更重要的是我们社会虽然也有不少单位负责人赴海外招聘人才,却忘记了自己手下就是人才;于是大批真才实学的人被末位淘汰或下岗等途径赶出单位,因为这些单位负责人自己就是单位名副其实的人才。在这样的人才环境下,追随领导的人才是人才;这成为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特色,所以任何领导的头上都是人才光环。正因为如此,我们社会这个大学生只能与农民工争岗位的社会;到处的领导全部是享受国家津贴的专家学者。所以我们社会根本不可能有自己创造的成果,因为领导公款吃喝玩乐的时间都不够用;难道还能全身心地研究成果吗?所以我们社会的成果绝大部分都是领导考察回来的引进成果,最后再用中国特色的形式主义进行包装;这也是我们社会竟然连毒奶粉竟然也是国家科技进步奖的原因。在领导能够全世界引进成果的同时,我们社会自然也就到处是‘造原子弹的技术人员下岗去卖茶叶蛋’;因为我们的各级领导就拥有造原子弹的最高职称。
当我们的各级领导忙碌着引进各种成果之时,他们也没有忘记培养一些陪衬人才;如当年武钢将工程技术人员大批下岗,却从工人中提拔一批高级技师;从而保持武钢各类人才济济的态势。然而可惜的是这些人才全部是摆设,因为根本不可能有人才真的是在出自己的成果;所以武钢再次陷入困境不仅仅是大环境的问题。除腐败分子大肆腐败而使武钢流动资金短缺外,更重要的是各类人才奇缺;如武钢外派鄂钢竟然派孙文东这样的低层次技术员,结果是使鄂钢快速破产。因为管理不仅需要管理知识,而且还需要管理实践;试想一个从工科实习生中破格提拔的管理者,他真的能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吗?这也是武钢对外派的人才全部是失败而归的原因,因为这是领导定义的人才而不是真正的应用型人才;所以这些人除了上传下达外,最大的功能就是极端腐败;因为这些没有管理知识与实践经验的人最缺乏的就是对责任的认可,所以随心所欲成为了他们的共同点。
在基层座谈会上,很多人多李克强提出的三点希望侃侃而谈;说“一要争做创新突破的探索者,瞄准国际前沿;在基础研究领域以十年磨一剑、甘做冷板凳的精神,沉下心来潜心向学;进行探索性创新研究,不断向未知领域进军、向科技和学术高峰攀登。二要争做创业创新的践行者,聚焦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推动产学研用紧密结合,更多深入基层实际;更多发挥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作用,将创新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与各地众创空间有机对接,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上水平,让更多人拥有施展才华的平台,创造就业岗位,创造社会财富。三要争做世界创新潮流的弄潮者,树立世界眼光;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敢于在国际上参与竞争;在开放发展中提升自身能力”。
我们知道博士后制度的是改革开放的产物,但它与院士的改革一样只是权力者的名利双收平台;因为我们社会根本没有从这样创新中得到新的发展生产力。因为生产力的发展应该是全社会任何人都是人才,每个人在自己的技术范围内都能实现最大价值观;这就是我们社会千百年来流传的“360行及行行出状元”的概念。然而可惜的是我们解放的是权力与名利挂钩的思想,开拓的也是满足权力名利双收的思路。因为我们社会除少数体制内的人在享受这份改革成果外,而全社会其它符合青年人才成长规律的人却在为自己生存而忙碌;所以说我们社会的人才不是培养出来的,因为没有合适岗位是中国人难成才的主要原因。如果我们社会的机制和激励政策全部是面向全国各类人员,而我们体制内的各级领导主动让出职称与技术名利而甘为人梯;我们这个国家未来还真的是出人才的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