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我们都来做一点吧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5050

[转载]王化信:向中央智囊团“三农”问题最高权威专家发起挑战

$
0
0

         王化信:向中央智囊团“三农”问题最高权威专家发起挑战

                                            2015-11-22 14:15:48  来源:红歌会网  作者:王化信
 

  《一个“和平演变”的活榜样》展示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和平演变”的过程和结果:即完成了五个“取代”和实现了三个“名存实亡”。最根本的是权贵阶层出身的代表新老资产阶级的帮派头目“取代”了代表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老干部和工农出身的知识分子,实现了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国家在这个单位里的“名存实亡”,实现了事实上的资产阶级“复辟”。这种“复辟”使这个研究“三农”问题的最高学术研究机构演变为一个打着“三农”旗号干尽祸害“三农”坏事的“怪胎”。出生在繁华的大城市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公子哥居然成了研究“三农”问题的最高权威专家,就是这个“怪胎”上长出的“奇葩”。而有献身“三农”研究之志也有从事“三农”研究之才的八亿农民的成千上万的儿女却99.99%根本进不了这个大门。本人是世代农民的儿子,而徐鲜梅是贫困山区农民的女儿,通过国家招聘和国家人事部认定,拿到了进入这个单位的“尚方宝剑”,但仍然难逃被踢出大门的遭遇,经过抗争得以挤进这个大门却又遭遇了几乎持续一辈子的排斥打击。这难道不是在这个单位已经实现资产阶级复辟的硬邦邦、活生生、血淋淋的事实吗?更可气的是这些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帮派头目的丑行被揭发得一丝不挂的时候,还在负隅顽抗,继续攻击污蔑农民的儿女。把徐鲜梅21年职称不能前进半步归咎于她自己多年不提出申请,说什么“那么多年你都不申请,现在你一申请就要得到?”对于本人19年职称没能前进半步则归咎于本人拿不出像样的成果说什么;“就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过一封信”。

  关于徐鲜梅的问题,本文不想多说,只重复一次五年前本人就海归学子涂序新因职称评定遭遇不公而自杀的事件所发博文《“最高超骗术”的残酷与优秀人才之死》中的一段话:

  像优秀海归学子涂序新那样不堪忍受这种侮辱而自杀的当然是少数,但却有相当大一部分知识分子是绝望和心死。在这套骗术的炮制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就有一位非常优秀的学者来信说:“我就连提出职称评定申请的勇气都没有,我担心我会死,没有提出职称评定申请是我活着的最后尊严,我不能让他们再践踏它,否则我真会死的!”

  上文中所提到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优秀学者不是别人,正是徐鲜梅。今天这些贪腐官僚和学术骗子居然还有脸责怪人家多年不提出申请!这是何等不要脸,又是何等残忍!

  关于徐鲜梅遭遇的问题,就此打住,我不忍心再说下去。我担心再说下去万一徐鲜梅挺不住,会给所有善良的人造成千古遗恨。徐鲜梅!你一定要挺住!你不孤立,支持你的不只是像我这样多少还有点党性和良知的共产党员和正直学者,还有八亿农民!

  首先,我要问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贪腐官僚,你们有没有资格让我跟你们比成果?本人在1980年全国社会科学人才公开招聘中报考副研究员被录取分配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农发所之后,你们首先编造谎言拒之门外让本人承受了八年的“吊悬”之苦,接着是三年的生存危机,再后就是一辈子的排斥打击,本人一辈子拿到的科研经费,还没有你们这些贪腐官僚一次拿到的十分之一多,你们有什么资格让我跟你们比研究成果?你们根本就没这个资格。然而,你们没这个资格还不等于我不敢跟你们比。前几年跟“高层次学科带头人”韩俊比过一次(详见:《高层次学科带头人的真实学术水平到底有多高?》)。不久前跟你们当中资格最老的所谓“权威”刘文璞又比过一次(详见:《最高学术殿堂的最高研究成果是什么货色?》)。现在,就让咱们与中央智囊团“三农”最权威专家再来一次。所以,我决定向“三农”领域最高学术权威专家张晓山发起挑战。

  张晓山的头衔到底有多少?百度上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第11届和第12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管理学博士。1998年至2010年期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农村发展系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管理学会理事长、中国农经学会副理事长、中国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理事、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学科评审组专家、农业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等职。---”

  面对如此之多的“桂冠”!如此高的“权威”,我们这些穷山沟来的“泥腿子”只能赶紧趴下、顶礼膜拜、山呼万岁吗?非也!世界上的事情没有尽如人意的。农发所的贪腐官僚不能完全遂心如意的地方就在于虽然层层设防、步步把关,但是百密一疏,还是让我这个不懂利害、不知深浅的“泥腿子”挤了进来。看到了他们不愿意让我看到的东西。而且本人生性倔强、软硬不吃、油盐不进,不是一帮“狗腿子”围上来一吓唬马上拔腿就跑的“泥腿子”。面对如此吓唬人的权威“桂冠”和如此耀眼的“光环”,我想说什么呢?

  第一、这是世界罕见的荒唐。张晓山到底是何许人也?是鼎鼎有名的曾经的“胡风反革命集团”的魁首胡风(原名张光人)的亲生儿子。对于在毛泽东时代定成铁案的“胡风反革命集团”的是非真假,我没有研究,不想说这个问题。我要说的是像张晓山这种家庭出身和人生经历的人对农业、农民和农村能有多少了解?能有多少感情?出生在大上海,成长在高级知识分子知名作家胡风家中的张晓山和农业、农村、农民能有多少接触?充其量也就是到内蒙“插队”那几年。仅仅几年又是怀着被镇压、被歧视、被惩罚的刻骨仇恨去的。而且他也明白,他之所以要到农村去受这份罪,就是因为毛泽东领导农民以农村包围城市建立了人民政权。这种人对农民、农业、农村能有多少感情?能有热爱吗?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我宁可相信这个世界上老鼠会爱上猫也不相信这种人会从内心里热爱农民、农业和农村,会全心全意为农民着想,为农民服务。

  就是这样一位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对农民、农业、农村没有任何感情的公子哥收罗了一帮同样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奴才在中国最繁华的大城市中心的13层高楼上挂起农村发展研究所的招牌,充当起决定八亿农民命运的“三农”问题最高国家研究机构。不仅堂而皇之地占领了这块阵地,居然还成了这个研究领域的最高“权威专家”,不仅当上了教授、博导、所长,还成了“学部委员”(相当于自然科学领域的院士)。

  无论何人何事,要在事业上真有成就,爱你所从事的事业是最基本的前提。不爱数学,成不了陈景润。不爱中草药,也成不了屠呦呦。不爱农民、农业和农村,也出不了袁隆平。可在最高学术殿堂就偏偏出了一个不爱农民、不爱农业、不爱农村的“三农”问题最高权威专家!这还不是世界罕见的荒唐吗?

  第二、这是八亿农民的耻辱!张晓山头上的“桂冠”手中的“权力”天经地义地应该属于出生在农家,生长在农村,对农业、农民和农村最了解、最有感情的,有志气有才能改变“三农”现状的农民子弟。但却落在这个出生在大城市,生长在资产阶级家庭,对农业、农民和农村不了解也没感情的纨绔子弟头上和手中。难道八亿农民的子女都是游手好闲之徒和无德无才之辈?这不是八亿农民的奇耻大辱是什么?

  第三、这是资产阶级复辟的铁证。 1958年5月18日,毛主席在一份报告上亲笔写下“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八亿农民的儿女聪明好学有志气有才能改变家乡面貌和“三农”现状者绝对不是没有而是数以千万计。八亿农民的儿女之所以不能站在张晓山的位置,完全是由于抢先进入最高学术殿堂的权贵阶层的子女把持权力,顽固排斥打击农民子女,使99.99%以上聪明能干的农民儿女根本进步了最高学术殿堂的大门,0.01%以下的农民子女侥幸进入也要长期遭受排斥打击造成的恶果。本人作为世代农民的儿子和徐鲜梅作为贫困山区农民的女儿在社科院二十多年的亲身经历可以充分证实这一点。从阶级分析的角度来观察,这是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和工农大众实施专政的结果。所以,这是资产阶级复辟的铁证。

  第四、这是13亿人民的悲哀。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决定“三农”前途和命运的国家研究“三农”问题最高学术研究机构被权贵阶层的子女霸占和垄断,对于13亿中国人来说,绝对不是福音,而是灾难和悲哀!

  我不是唯成分论者,并不认为非农民家庭出身的人都不能成为“三农”问题研究专家。也不认为出身反革命家庭的人就不能成为革命领导。问题的关键是能不能彻底改变立场,真正站到工农大众一边真心实意为人民做点实事。具体到张晓山,我认为他压根就没有改变过立场。证据有:

  第一,他刚刚坐上所长宝座就伙同杜晓山、丁泽霁、刘玉满等人精心炮制了操纵职称评定的“最高超职称评定骗术”——“五蒙三盗术”,为贪腐官僚和学术骗子在作品评定上搞“颠倒黑白”,在职称评定上搞“逆向淘汰”提供了全套技术和示范表演。使职称评定成为他们拉帮结派的工具和对农民子女实施资产阶级专政的武器,并且顽固坚持十七年,为中国学术腐败发展到“空前未有、世界罕见、动摇国本、摧毁民族道德底线”的严重地步立下了汗马功劳。

  第二,就是在他上任所长之后,把单位会议室的马恩列斯和毛主席的标准像纷纷撤下,换上了历任所长的标准像。在毛泽东逝世之后,国家领导人经历了华国锋、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到现在的习近平,还没有谁敢把天安门的毛主席像撤下了换上自己的像。而离天安门不足十里的最高学术殿堂里,张晓山之流在被他们占领和经营的“独立王国”中就敢这么干。其对共产党和人民共和国导师和领袖之厌恶心情和急于复辟之胆大包天,由此可见一斑。

  第三,我所一位老研究员林教授前不久给我发来一份揭发材料。其中有这样的内容:“

  2008年刘玉满出国期间,以中国林牧渔业经济学会名义邀请英国、德国、法国等国学术团体召开“农场动物福利科学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并向这些团体募捐了40余万元人民币。-------。刘玉满此举得到张晓山赏识,-------亲自参加并主持召开了该国际论坛。刘玉滿募集的-----人民币40余万元,未进中国林牧渔业经济学会的银行账户。据了解,张晓山得到会议主持费若干,另一部分交给张晓山指定的账号处理。刘玉滿得了当年农村所评选先进工作者称号、工资加一级、晋升中国林牧渔业经济学会法人代表、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等好处。这是一种买官、卖官行为”。

  根据上述三条我认为张晓山应该归入贪腐官僚和学术骗子一类。至于他的学术水平如何?我想八亿农民的子弟中水平比他高的不止成千上万。问题是这些胸怀壮志要为彻底改变农民、农业和农村落后状态而奉献青春和热血的莘莘学子99.99%以上被抢先占领最高学术殿堂的权贵阶层挡在了学术殿堂的大门之外。无法施展自己的才能,也无缘看透这些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贪腐官僚和学术骗子的真相。本人作为贫穷农民的儿子,虽然历经坎坷,在党中央和国务院领导的直接干预和支持下,总算挤进了这座学术殿堂的大门。虽然终生受到排斥、打击,没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但却有机会看透这些官僚和骗子的本质。这是上苍给我的机会。我觉得我应该珍视这个机会,向这些贪腐官僚和学术骗子挑战。展示一下农民的儿子是不是就比那些权贵的孝子贤孙水平差。否则有负于上苍,也对不起八亿农民。因此,我在此向这位“三农”研究领域的最高“权威专家”张晓山正式提出挑战。想就涉及学术研究能力的如下五个方面较量一下:

  第一,比专著水平。要比的是个人能力。作为公平比赛的规则,凡是含有他人贡献的应该扣除。凡有权、钱、学交易因素的应该扣除。凡是没有什么价值书店不愿卖无人愿意买,只能从印刷厂拉到库房,放几年再从库房拉到废品站的学术垃圾一概不能算。涉及上述这些因素的全部扣除之外,本人的专著还有4本书,请问张晓山还有几本?四本书要说多的确也不能算多。但是这四本书,不仅是直接为农民服务,而且没有花一分钱课题费,没有一分钱出版补贴,书店有卖,农民愿意自己掏钱买。整个农发所能出这样四本书的还有几个?这四本书的确没有像《刘文璞文集》之类的大部头著作那样能吓唬人。但是,你们计算过没有,为了出版《刘文璞文集》这类“玩意儿”,以课题费和出版补贴的名义到底花了纳税人的多少血汗钱?我估计摞起来不会比也叫“著作”的那些“玩意儿”薄多少。而且,那些“玩意儿”除了劳民伤财祸国殃民之外,还有其他用处吗?

  第二,比论文水平。除了上述“专著”那些规则之外,完全是凭借权力在自己单位主办的杂志上发表的论文应该扣除。作为论文还应该有属于自己的思想和见解,有与众不同的学术观点。有客观存在的事实依据和合乎逻辑的论证过程。人云亦云随声附和东抄西抄拼凑起来的东西根本不能算论文。符合这些要求的论文,本人30年前撰写的《积极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牧草中的矿物元素---》等论文直到现在还被广为引用还有影响,你张晓山有几篇?另外,本人有与农发所原所长陈吉元探讨不同学术观点的作品,有批判农发所原党委书记刘文璞的作品,有批评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权威专家刘振邦研究员的作品,有论证北京外语学院、大连外语学院数十位教授所编辑出版的几部大辞典内容错误的作品。而且我批评和批判的所有这些人当时的社会地位和学术地位都远在本人之上。请问张晓山,在你一生的研究中,有没有敢对社会地位和学术地位高于你的专家说“不”,敢于发表不同意见的作品?能拿出几篇?整个农发所能拿出几篇?纵观农发所37年的发展历史,敢于对本所所长和党委书记及如此众多社会上的专家发表论文提出批评的学者,除了本人之外还有第二个吗?我敢断言:没有!因为贪腐官僚早就把这个研究所经营的像座山雕的威虎山。不管所长或党委书记说什么,就像座山雕发出号令一样,众头领只能齐声喝彩!谁敢说半个不字,大小头领都会去打!去掐!像本人这样怎么也打不服掐不死的属于极少数“另类”。所以,在农发所37年的发展史上找不到第二个公开发表论文反对所长和党委书记的。在阿谀奉承成了习惯,溜须拍马成了风气的学术氛围中,有权有势的某一个大人物放个“屁”,一帮人马上就嚷嚷如何香、如何有益健康!立即有人申请几十万经费去研究!研究两年旅游全国、周游世界之后,发表两篇从头到尾散发着“马屁精”气味的狗屁文章,论证说:不仅有益健康,还能包治百病益寿延年!于是乎帮派高呼:突出“贡献”!重大“创新”!赏国务院特殊津贴!!工资提两极!再奖励一套住房!,农发所的一些所谓“研究”和所谓“成果”基本上属于这一类。

  第三,比外文能力。本人英、俄、日三种外文都能阅读,都能翻译,都有译作公开发表,总量在一百万字以上。我知道你张晓山英文还是可以的。但是俄文、日文如何?在今天的互联网上只要输入姓名还能查到本人三十年前翻译一直被广为引用的译作。如“关于污泥还田问题”、“酸雨成灾的西德”等译文。你张晓山有吗?能阅读和翻译英俄日三种外文,三种外文都有译作公开发表,在今天的互联网上都能查到,在整个中国社会科学院有几个?在整个农发所37年的发展史中,除了本人还有第二个吗?你能举出第二个我马上认输。

  第四,比工作表现。本人不仅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和先进研究室主任,而且在调离原单位之后,按人之常情已经是“人一走茶就凉”的时候,仍然被原单位推荐为省级先进工作者。我知道你张晓山满身光环,但不知是否有这种经历?不知扣除权力、金钱、势力、关系因素之外又是如何?

  第五,比培养人才。在张晓山一帮看来,本人一直被他们堵在正研究员大门之外,从来没有给本人带研究生的资格。要比人才培养我只能“交白卷”得零分。对此,我只能说:“且慢!容我说几句”。我不否认,张晓山带过许多研究生,那些研究生有的已经成了教授博导。但是,带研究生并不是培养人才的唯一途径。我没有带过研究生,但办过培训班,给农民工上过课。你张晓山是把本科生、硕士生培养成教授博导。本人却是曾把只有中学文化的农民工培养成教授、博导和省人民政府参事。而且《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此事都做过宣传。真要能实现面对面的较量,我会现场告诉大家此人姓甚名谁现在何处?必要的话也可以请他来现场。这算不算培养人才的业绩?我相信第三方评审机构会有公论。

  我郑重向巡视组申请,请出面组织第三方评审。我愿就上述五个方面与张晓山较量一番。建议上述五个方面满分100分,每一个方面满分20分。本人与张晓山现场向第三方评审组就上述五个方面陈述并接受质疑。最后由第三方评审组分别给我们打分。如果本人得分低于张晓山,本人认败服输,当场向张晓山和被我批评过的农发所其他领导赔礼道歉,当场销毁我揭发批判社科院和农发所学术腐败的全部书稿,删除在互联网上发表的所有博文,刊登赔礼道歉声明。从此闭嘴再也不讲一句涉及中国学术腐败的话。但是,如果张晓山的得分低于本人,败在本人手下,我要求张晓山从最高学术殿堂的最高荣誉神坛上走下来,坦白交代他们炮制各种骗术长期排斥打击农民出身的正直学者和学术人才的过程和细节,并且还受害人一个公道。对于徐鲜梅,不是给不给一个并不和工资待遇挂钩的副研究员虚名的问题;而是该不该给人家一个和工资待遇挂钩的名副其实的正研究员的职称的问题。

  有的朋友可能会觉得我这个人不谦虚,有些狂。说心里话吧!我一直是欣赏谦谦君子!也时刻告诫自己要谦虚。不过,我要看站在我面前的人是什么人。只要他不是那种蒙人骗人损害他人利益的人,不管他是教授、博导还是工人、农民、车夫、伙夫甚至大街上要饭的,我不会不谦虚,不敢有半点不敬重;但如果站在我面前的是那种靠蒙骗欺诈损人利己爬上高位的人,我肯定不会谦虚。不管他是高官还是院士、博导、权威,我不仅不会谦虚,肯定还会蔑视这些自以为多了不起的人。我认为在这些人面前谦虚不是“美德”而是“迂腐”。

  挑战张晓山主要目的并不是像赛车手那样个人争强好胜,主要是想证明农民的子弟并非像贪腐官僚和学术骗子捏造虚假材料造谣中伤的那么无能。八亿农民的子女既有献身学术研究之志,又有从事学术研究之才的人才成千上万,完全有能力占据农发所这个研究“三农”问题的国家最高学术研究机构。近几十年完全被张晓山、杜晓山这类权贵阶层的人物占据,完全是“和平演变”导致资产阶级复辟的结果。

  其实我非常明白,这场挑战不论输赢对我本人来说都不会有什么好处。就是打赢我也没有再回到这个研究所打拼的可能。我只是想以此行动告诉八亿农民:作为国家研究“三农”问题的最高学术权威机构必须由农民和农民的优秀儿女来占据。已经被城市权贵阶层的纨绔子弟霸占必须夺回来!不夺回来是八亿农民的耻辱,是13亿中国人民的悲哀!

  研究“三农”问题并不是资产阶级的强项。“三农”领域也不是资产阶级搞复辟要抢先占领的要害领域。在这个领域尚且如此,在政治、军事、文学、艺术领域现状如何?不能不令人担忧!

  我认为,十一届三中全会把“以阶级斗争为纲”改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对的。但毛主席多次告诫我们的“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并没有错。完全忘记阶级斗争既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也不符合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在宣布“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应该从一九七九年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同时,也明确指出国内还存在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阶级敌人并明确告诫全党:“我们决不能放松同他们的阶级斗争,决不能削弱无产阶级专政。”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是无可否认的。但是,最大失误就是完全忘记了阶级斗争。正是因为完全忘记了阶级斗争,才导致各种剥削阶级思想和生活方式的泛滥成灾,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和新生资产阶级的形成,造成相当一部分单位通过“和平演变”而实现资产阶级复辟。这个巨大失误如果不及时纠正,我们不仅将丧失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还将丧失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几十年换来的社会主义江山,中国社会至少要倒退一百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老党员退休学者   王化信

  2015年11月21日​

 

  梅子QQ群:231432971

  梅子博客:http://blog.sina.com.cn/u/3364491120

 


    欢迎扫描二维码,订阅红歌会网微信,每天精彩,不容错过。(红歌会微信号:szhgh001)

红歌会网微信.jpg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5050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