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略谈“中国制造”
经济是基础。中国人个个都关心中国经济。
笔者对中国经济,无论如何“乐观”不起来。——这,也许是清醒的认识。
不少权贵、达人却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信心满怀、颂歌一派。
什么“中国制造”风靡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稳坐泰山,甚至“超过美国”指日可待。却很少关心中国经济的“一字之差”——即:“中国制造”和“在中国制造”。
前些时间人们争议“马桶盖”。有的说日本制造,有的说中国杭州制造。可是,中国人去日本买马桶盖是无可争议的事实。
不少公知,一片欢呼:中国经济引领世界,中国智慧为世界经济注入动力,中国经济独占鳌头,等等等等,经济成就一派“辉煌”。
一贯从事产品生产的笔者,真心说一声:“敬请有关,盲目乐观且慢”。不要像“一天买卖上万亿”一样,笑得“天真又可爱”。
正因为,其实“中国制造”与世界发达国家制造,差距30-50-80年。不要错将“在中国制造”当作“中国制造”。客观事实如下:
1、在中国制造,中国透支了廉价“资源、土地、能源、生态和人力资源”。得到了真正的核心技术吗?得到的却是:污染、腐败、最低工资、以及一派‘洋垃圾’。笔者同意一经济学家所说,如果外资本撤走“中国还剩什么”?
2、改革开放30多年的“出让贱卖、改公为私、私有化改制”,中华民族自己的企业和品牌究竟还有几乎?世界经济的竞争,主要是“企业的竞争”、“品牌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我国经过30多年发展建设,至今究竟拿什么民族“企业和品牌”去世界竞争?!连三分之一以上自己培养的“人才”多出国的出国、移民的移民、为外资代理的代理,都在“为他人作嫁衣裳”。说白了绝大部分充当了中外私人资本的打工仔。
——凭什么说杭州松下马桶盖是“中国制造”。如果是真正的中国制造,应该是日本人到中国来买马桶盖,而不是倒过来。
3、中国制造,绝不能吹牛。除了“两弹一星、长征火箭、高铁部分”还可以说中国制造。因为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是“中国”的。其他如:大飞机、汽车、高档电器,连奶粉、牙膏、牙刷、饮料也许很少是真正的“中国制造”。
4、在中国制造,中国就是一个“加工场”而已。为他人加工,究竟有什么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和竞争力。究竟是人家听你的?还是你听人家的?
5、中国制造。基础削弱了、人才外流了、企业不多了、品牌极少了,转型转什么?升级升什么?创新怎么创?底气在何方?
6、仅剩下的央企国企要“混合”,30多年“混合”究竟混到了什么?真正混到的是亿万人民群众世界“最低工资”收入。混到了一派污染、腐败、两极分化、五毒俱全、整体不安。
7、由于经济上“中外私人资本经济为主体”,必然导致全社会“血管里缺乏道德诚信的血液”。这才是“在中国制造”的恶果。人——第一生产力的综合素质每况愈下,凭什么去与世界竞争?!只有一流的生产者,才能生产一流的产品。你生产者与一流相距甚远,岂能“引领”世界经济。究竟能为世界作出多大贡献?!
做好本国的事,就是对世界的贡献。
中华民族的企业,应该在世界500强中占有50-100强;中华民族的品牌,应该在世界1000强中占有100-200强;生产者的实际收入,应该在世界中等偏上水平。
——这,才能对得起千年文明大国的称号!这,才像一个负责任大国。
经济——不是吹的!经济——该是实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