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我们都来做一点吧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5050

[转载]寒流:师生互害不得不让我们对教育产生反思

$
0
0

特色杂碎社会对外极力把自己打扮成无害国家,没有政治信仰,没有地缘倾向,只管埋头发大财,且出手毫不吝啬;可它对内巧取豪夺,对工农大众蚕食鲸吞,维稳费用超过军费,甚至不惜进口转基因,以帮助共济会消灭垃圾人口,还能说他无害吗?当局就这么不着调,时而左手打右手,时而让人打脸,甚而自己打脸,左右开弓,这一切反映到教育界,那就是师生互害、政策残害、经济迫害和心灵毒害,他们一方面极力“腿红”、“去极端化”,标榜要搞“人的教育”,而另一方面,教育政策制定者却故意把教师、学生、家长放入一个封闭的笼子,让他们相互残害,这种残害,是以祸国殃民为目的的。

报载101819时许,湖南省邵东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接到廉桥镇群众刘某报警,称其母亲李某云(52岁,在校教师)在廉桥镇新廉小学宿舍楼遇害。经民警现场勘查和走访排查后发现,廉桥镇在校学生刘某(13)、赵某(12)、孙某(11)有重大作案嫌疑。19日,刘某等3名嫌疑人被抓获。

  经查:18日,刘某、赵某、孙某三人预谋到新廉小学对在校教师实施抢劫。当日12时许,三人窜至新廉小学宿舍楼,将被害人李某云叫出宿舍,持木棒对其进行殴打,并拖至卫生间用布堵住李的嘴巴,致被害人李某云死亡。后刘某、赵某、孙某将李某云的手机及2000余元现金抢走。

  据悉,涉案的这3名未成年人中,2名是留守儿童,1名父母离异再婚,家庭教育缺失。老师反映,这3人经常出入网吧,甚至夜不归宿。作案后,他们仍然无事一样在网吧玩。

  当地官方此前通报称,遇害女教师李某云因工死亡已启动报批程序,刘某等3名未成年嫌疑人被移送工读学校。

报载你不是我爸爸,我没有爸爸,你快走吧。”8岁的留守女童在见到久未谋面的父亲后,说的第一句话竟是这样的。

在这看似任性的话语背后,掩藏着巨大的不幸——女孩被村里的一个鳏夫性侵。父亲得到消息,放下上海的生意匆匆赶回家,见到床上缩成一团的女儿,想靠近抱一下,却听到了女儿赶他走的哭喊。

面对女儿的控诉,懊悔至极的父亲拿起农药灌进嘴里,所幸被人发现及时,这名父亲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过来。

这一幕发生在山东省苍山县。

苍山县是沂蒙山区的劳务输出大县,外出务工人数超过27万,劳务输出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这也就意味着,平日里,这里的村庄只剩下留守的儿童和老人。

在这里,安全问题成为悬在留守儿童头顶,随时可能坠下的利刃。

在各种安全问题中,给孩子造成伤害最大的,是性侵案。

除了生理上的创伤,更令人揪心的受侵害儿童的精神状态。他们沉默、眼神空洞,甚至夜不能寐。即使睡了也会惊醒数次,谁也不知道他们在梦中是怎样的惊恐。

    以上两个案例均牵扯到留守儿童,前者是加害者,后者是被害者。

今天,中国留守儿童数量已经庞大到让我们无法忽视——6000多万;另一方面,留守儿童所面临的一些问题也让我们无法忽视——他们的身影,在各类侵害和被侵害的案件中交替出现。

自上世纪80年代起,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由于受到户籍政策和经济条件的限制,进城务工人员只能将子女留在老家,留守儿童这一特殊人群由此产生。

2015730日,教育部发布201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在他们的统计数字中,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中农村留守儿童共2075.42万人,其中,在小学就读1409.53万人,在初中就读665.89万人。这也表明,最需要父母陪伴的学龄前儿童约占留守儿童人群的2/3。我们面对着的不止冷冰冰的数字,而是国家的未来。

伴随着这个庞大数字而来的种种问题,和频频发生在留守儿童身上的悲剧,使这个脆弱的人群成为沉重的公共议题。

在以上两个案例的第一个案例牵扯到教师,这个被称作“李某云”的教师是作为被害者出现的,但放眼全国,被害的仅仅是教师吗?既如此,河北衡水中学的教学楼上,为何扎起铁栅栏?既如此,高考现场,考生为什么一头扎下?既如此,上海贫困硕士生杨元元为何上吊自杀?我再问他一句:学生害死老师多,还是老师害死学生多?

A这是所住宿式高级中学,高二两星期回一趟家,高三四星期才能回一趟家,学习任务特重,时间特紧,纪律特严。跑操,有个学生睡着了,老师查房,记名字、班级,要扣分、罚款,该学生醒过神来,居然光着身子冲向窗户,猝然冲碎玻璃,从二楼跳了出去!

B这是所走读式初级中学。开学第一天,孩子因错过了上学时间怕挨训不想上学,想编个理由,让妈妈替他请假。妈妈不同意,就与孩子产生了争执,争执中孩子躲进厕所,妈妈给老师打电话,不成想电话尚未打完,孩子已打开小窗,从五楼的厕所跳了下去!

C这是所走读式初级中学。暑假,老师办班,学生交钱,问题是学生因陪爸妈回老家耽误了三个半天,按约定该退200多元,老师不退,妈妈去要,反而被老师在自己家摁起来一顿暴打!这一幕让孩子气愤莫名,但又无处申诉,为表抗议,毅然从六楼跳了下去!

这都是些真实案例,有的发生在身边,有的出差碰上。至于道听途说或上网看到的,那就车载斗量。这些案例都让人深思。

作业成堆,身体残害,在教育界带有普遍性。

高收费,高压制,在教育界带有普遍性。

严格考评,分数挂帅,带有一定普遍性。

课堂上不讲重点,留下来补课,带有一定特殊性。

教师是个特殊群体,这个群体总体上目光狭窄、自以为是,他们浸入商海,没几个成功,他们进入政界,没多大魄力,其个中原因,就是接触面太窄,因而其工作的基本特点,就是立足于奉献、理想和自觉自动,但这三者,却与商业社会不兼容,所以今天的教育呈现于商业社会,就难免把师生关系变成冰冷而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现在的教育,如果讲师生感情,也就那些素质明显较高的老师对素质明显素质较高的城市孩子身上,还能产生,总体上,也很寥寥。有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农村孩子看城市孩子像话痨,很黏,很腻,城市孩子看农村孩子的精神面貌一个个像捏死了一般,老师歧视农村孩子,但农村孩子的家长特尊重老师,所以老师敢欺负农村家长。

教育产业化带来的恶果不容忽视。高收费、高校扩招、高校合并等高教改革措施运行十几年来,可以说过大于功,给国家、给社会、给家庭造成的负担远远大于取得的成果,受到全国上下的谴责。表面上看,这样的政策看来似乎不乏好处:高校数量增加,入学率有了很大提高,圆了好些学生的大学梦,实现了让老百姓把银子拿出来花的目标。但是它所带来的恶果却也是非常明显的:恶果之一,家庭不堪重负,供大学生读书很难,家长们看到孩子的录取通知书,有的像收到罚款单甚至死刑判决书;恶果之二,毕业即失业,就业形势严峻,为找工作愁死人;恶果之三,规模庞大的大学很多,教育质量令人担忧,大学不再追求教学质量和科研成果,而是追求效益;恶果之三,硕士生不如本科生,本科生不如专科生,读博士读傻了的车载斗量。

唯分数论给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是要命的,教书而不育人的结果是孩子们一个个像蔫了的花朵,没有爱心,没责任感,缺乏合作系数,毫无集体观念。这样的孩子,即便考入北大、清华,也是废物。

很高兴碰到了一个特例。朋友是标准大忙人,他老婆是职业军人,他们俩,按说都顾不上孩子,可孩子今年高考成绩711分,已选定莫斯科大学。这是一个怪孩子,很有主见,素常既不做笔记,基本不做作业,一向如此。班主任去找我朋友,校长去找我朋友,我朋友给孩子做工作,儿子只有一句话:“一看就会的,我做它干嘛?我只做我不会的,绝不重复训练。只有这样,我才能省出时间搞特长。”到最后爸妈服了,去找老师和校长:“孩子犟,就这么着吧,反正他考试不拖后腿,就算你们卖我个面子。”这件事,对我们绝对有启示。

对优等生,我一向反对重复训练,浪费生命,那会把人搞蠢的。

除此,由特色教育所造成的男孩危机也应该引起重视。

有识之士早已指出:中国现阶段对男孩子的教育是压制教育,温顺听话是好孩子,男人的个性教育已经被严重压制和压抑,与此相反,现在的中小学校对女孩子的教育呈现不该有的男性化,这种奇怪的教育方式导致了女孩子的性格越来越偏激和怪异,而男孩子的个性存在着严重的缺陷,他们一方面学习能力变得越来越差,另一方面男子汉应该有的责任心和上进心几乎一点都没有了。

有一位重点中学的退休数学教师曾经做过一个试验:让今天的许多优秀的高中女孩子做1984年的高考理科题目,结果总分也就是400多分左右,这种成绩在当时连录取一般本科院校都很难,而男孩子们的表现明显更差一些,做当年的高中毕业会考题目都比较吃力;同样她让当年带过的几个优秀的男孩子和女孩子(他们都曾是清华、中科大等全国一类重点大学毕业,并且分别获得博士、硕士学位,今天分别是业务骨干,其中这几个男孩子当年的高考成绩都远远优于这几个女孩子)试做2000年至2003年的高考理科题目,她惊奇地发现,这些当年的优秀学生做起来毫不吃力,值得一提的是数学试卷基本上45分钟左右完成且几乎都是满分,特别是五个当年的优秀女生全部取得满分而男生由于粗心只有一人取得满分,男生同女生之间也没有什么差距,可是当年她们数学考的远没有这些男孩子好;综合试卷则是基本上满分,当年的这些男生只比女生多出三分,而当年的高考,这几位男生的物理、化学、生物加在一起可是占有领先二十八分的绝对优势,其他试卷中语文男生和女生是一样的优秀,外语是女生占有较大的优势,唯一没有比较的是政治科目,因为80年代中学学的是《哲学》和《政治经济学》,今天中学不学这些课程。这位老师分析,如果80年代也学现在的这些课程,则这些当年的男生在这份试卷上肯定考不过当年的女生,比较的结果是用今天的高考试题考当年的优秀学生,男生同样也不比女生有任何优势。她感叹到:如今高考的模式对女孩子越来越有利,不是今天的女孩子进步了,而是今天的男孩子已经退步到令人吃惊的程度!

中国人阴盛阳衰的事实不能不令人深思,这种情况完全是中国今天的教育方法、方式和越来越柔弱化的社会大环境综合所造成的,表面上这种教育模式对女孩子有利,其实不然。在小学阶段如果不负责任地压制一个男孩子,将导致这些男孩子一生之中最关键的创造能力、数学能力、抽象思维能力、果敢和自信能力、男子汉应该具备的胆大、大视野、豪放和自信心、责任心的重要素养不能形成,若是初中阶段再不能及时补救,他们的高中、大学阶段学习将受到严重地影响。这种情况的出现,对于男孩子而言,他们将失去本来应该属于他们的未来;对于女孩子而言,她们将不得不生活在一个处处受到越来越恶劣的男人报复的暴力世界里;对于国家民族的未来而言,我们将会失去能够把握和驾驭未来的优秀教育工作者群体、失去最优秀的科学家群体、工程技术人员群体、失去富有高瞻远瞩、深邃洞察力和强有力的优秀政治家群体、失去最富创造力的经济学家及社会活动家群体、失去强悍而优秀的军人、失去技术精湛而求真务实的优秀工人群体,所有这一切的最直接后果就是国家的国际竞争力严重衰弱和中华民族发展的停滞、而未来的中国将会在强悍的敌人入侵面前失去应有的抵抗力,这将是民族最大的综合悲剧。

教育改革已迫在眉睫,但教育改革,绝不是当下那种闭门造车的汉奸式改革,而是肩负着民族振兴重任的正义改革和科学改革。

教育改革,首先要打倒汉奸,对教育界汉奸进行追究,正本清源。

教育改革要屏蔽金钱,再不能以产业化模式办教育,搞教育毒害。

教育改革必须使教育资源社会化,拓展教育外延,丰富教育内涵,引入社会元素作为助学平台,打通学校、学生、老师、家长间双向沟通交流管道和多向交流管道;当社会、学校、老师对家长的帮助步入常规,家长学校,已呼之欲出。教育资源社会化、教育手段立体化、教育目标差异化,所有这些举措,都尽量成功落实于孩子们身上。

教育改革,呼唤着一批教育家。

目前最需要教育家,最可能产生教育家,绝不是政治家或思想家。

  教育家有一个自身成长过程,没有任何人可以去培养另一个人成为教育家。因为教育家不是温室里的花朵,而是迎风斗浪的海燕。教育家都是在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克服重重困难和阻力,经受次次失败与挫折,最终寻找到解决一个或者多个问题的途径,从而引导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的。

什么是教育家精神?有定力、有创造、肯担当,这就是教育家精神。就像无私、忘我、博大、奉献乃是政治家和思想家产生的前提一样,敢为人先,敢为别人所不为,这是教育家产生的土壤,是民族振兴的必要条件。

没有政治家、思想家的民族是不幸的,他们的人民只能在黑暗中摸索,长此以往,肯定滋生实用主义和庸俗主义,把社会拉入利己物化泥淖;没有教育家的民族更加不幸,他们的教育,只能生产“迷惘的一代”和“垮掉的一代”,或培育无恶不作的狂徒,或培育口是心非的伪君子,专门出产废品。

教育本来很简单,是我们把它搞复杂了。所谓教育改革,本质上说乃是让教育回归本真、本位与本体,侧重“育”,在育人路径明确后,再强调“教”和“育”的对称强化。这么做,无疑符合教育规律。

当下做法违背规律,对此,谁都心知肚明,但中国教育整体失败,自邓小平点明这一点,并不是没人认识到,而是经三十年反复探索,反复研究,至今没找出一条相对不错的路。孩子们作为承受者,没选择余地,家长也像被倒入搅拌机的石子,虽一个个对应试教育义愤莫名,却也一个个身不由己。

这种状况不正常,该改变了。

 

 

梅子QQ群:231432971

                     梅子博客:http://blog.sina.com.cn/u/3364491120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5050

Trending Articles